分卷阅读506(1 / 2)
了,十九娘守他到半夜,这会儿还睡着,你们小点声啊。”
“晓得的。”
相处多日,她们已经能听懂隋氏拗口的官话了。
“隋嫂子,十九娘说了何时动身没?”
隋氏看她,“问这个作甚?”
“十九娘不肯收咱的礼,总得让咱送送她不是?”妇人凹陷的双颊泛着愧意,“她为咱奔波劳累,咱却什么忙也帮不上...”
“谁说帮不上忙了?地开出来不能荒着,得种青葵,等天再热些得进山砍树烧炭,秋凉得修堤坝...”隋氏在望乡村就没闲的时候,侃侃而谈道,“堤坝修完约莫就到冬天了,咱得帮着准备过冬的衣物食材...”
妇人会意,“说的是。”
隋氏要去灶房吃药,和她们闲聊几句就走了。
回来看梨花起床了,打热水给她洗漱,“村里人感念十九娘你的好,说要送你呢。”
“不用。”梨花拧棉巾洗脸,完了把棉巾搓干净晾竹竿上,不疾不徐的说,“我做这些求的不过是在这片土地安稳的活下去而已。”
人越多,抵御外敌的力量越大。
即使村里人不提,她也要去外面笼络人来的。
她的心思素来简单,为了家人,她必须带着全族人逃荒,后来为了族人,她必须拉拢山里人,随着时局变化,她必须拉拢外面的人。
隋氏倒是不知她的意图,打心眼里感激她,“能活,十九娘,咱肯定能活下来的。”
梨花是她见过的最有本事的人了。
有她带领,村里人肯定能活命。
“但愿吧。”
因李解要十来天才回,梨花照旧带着人去外面搜东西,想到不久要去王都,赵广安也不在宅子里待着了,而是跟梨花一起。
识草药是他的长处,走出几里地,看什么都是药材。
他一说,其他人就挥着锄头开挖。
一天下来,挖的全是药材,梨花也不嫌弃,车上的箩筐装满就命人运回去,其他人接着挖,天黑再回。
这样的结果就是李解他们从谷里回来她仍在十几里外挖草药。
多数草药是连根挖的,考虑到寒冬不好寻药材,能种的全挪屋前屋后种着
为此,早先种的桃树槐树梨树通通挪去了村外。
梨花一进村,村里就说李解他们回来了。
担心村民们饿肚子,赵家送了好几车粮食来,村里人心里暖烘烘的,“十九娘,你走你的,村里的事莫担心,我们有数着呢。”
每个人每天干什么都是早就安排的,梨花不在也不会乱的。
梨花说,“好,我不在,李解就是村长,遇着事找他就行。”
村子原本就是给要交给李解打理的,趁这个机会,正好让大家认识他。
赵广安在后面推车,听到这话,探头看梨花,“李解不随咱去益州?”
“不了。”梨花说,“有你和堂兄他们害怕保护不了我?”
赵广安抿嘴,不好意思说自己害怕,又问,“罗四他们呢?”
“他们和咱们一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