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61(2 / 2)
他将这些问题抛出,汤九郎撑着下巴,慢悠悠道,“船身刷桐油就行,至于其他,只能大家多费些心思。”
船要是造价便宜,荆州就不会死那么多人。
老村长道,“所以还得多囤些木料才行。”
造船是大事,翌日,梨花将开荒的人叫了回来,全部去山里伐木。
之前砍回来的木头晒得差不多了,赵大匠和老村长先动工。
为此,梨花在罗四他们在河边搭了两间草篷在里面造船。
老村长沉浸其间,过去后就不回来了,早晚都在那边。
梨花回山里时,问他有没有话捎回去,专心画尺寸的老村长连头都没抬一下,“让你堂伯别记挂我,我在这儿快活着呢。”
为人子,总是想尽孝的。
堂伯要料理山里的事,没法在四爷爷跟前伺候,怎么会不记挂?
梨花心下酸涩,又问,“有话给我阿奶吗?”
老太太的病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为此,她阿耶都不念叨着下山了。
老实在山谷陪阿奶。
老村长停了动作,就在梨花以为他没什么要说了想走时,老村长叹道,“和她说,有了船先给她坐!”
人老了,说没就没了。
如果心里有个念头的话,应该能活久一点。
脑海里浮出老伴儿乐呵呵的脸,他及时拉回思绪,催门口的梨花,“趁日头不晒快走吧,我有李解照顾,没事的。”
船没造出来前,他不会回族里的。
这话他没跟任何说,但梨花看出来了,百感交集道,“那四爷爷,我走了啊。”
老村长全神贯注的丈量尺寸,似乎并未听到。
梨花独自回的山里,穿过隐山村南面的陷阱,走过幽深的荆棘林,在白雾萦绕的清晨进了村。
村里的哨楼经过翻新,愈发隐秘了。
楼上的村民看到梨花喜笑颜开,“荆棘林晃动我就猜到是十九娘你回来了。”
梨花挑着箩筐,眉眼蒙着白雾,视物有些模糊,看不清哨楼上的人长什么样子。
但归家的喜悦难掩,笑眯眯问道,“怎么猜到的?”
“南面的陷阱重新布置过,你族兄弟们都栽了跟头,当时赵村长就说只有你能顺利通过...”
大家深信不疑。
是故看到有人闯入时没有大喊大叫。
他下去帮梨花挑担子,顺势问起新益村的情况,梨花道,“今年收成好,村民们过冬应该不成问题了,山里收成怎么样?”
“我们村的收成比去年差,好在去山下开了荒,算下来粮食比去年多了几十石,能吃到明年秋。”
今年粮食多,村里的意思是囤点粮,以防将来发生天灾。
他道,“谷里的话粮食比我们多一些。”
赵家人多,又是最先下山开荒的,收成再差都比他们强。
最近更是天天都有运粮食的车回来。
不过,他们并不羡慕。
赵家的粮食多,养的人也多,峡谷,东高村,新益村,全靠赵家的粮食才能活命。
想着,他问梨花,“怎么没看到老村长?”
“他要造船,抽不开身。”
“新益村真要开水运?”
山里人开出来的田地离新益村不远,赵家给老村长送东西时,村里人跟着去了,知道新益村在着手造船的事。
说话间,他夺过了梨花肩头的扁担,自己挑着往里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