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06(2 / 2)
过年时族里统计过人数,她们知道小孩子远比大人少,将来到她们上战场,兵力会大大减弱。
是以,看到一群外来的孩子,怎么能不高兴?
几个孩子如众星拱月般被请去了家里,李莹和宁儿来得晚,只能眼巴巴的跟在最后面,得知她们不能来自家住,宁儿苦恼地问梨花,“不能挨家挨户轮流住吗?我也想和她们住一起呢。”
“连日赶路,她们估计也累了,等她们休息好再问问她们的意思吧。”
不用去梁州,她就得筹谋去荆州的事了。
原先的计划是秋收后再骚扰荆州,但荆州兵力强壮,嗜血者可能比岭南还多,需提前探探路,夏日树木掩映,山林利于藏身,是最合适的时机。
“堂伯,族里的事又要丢给你了。”
“这有什么?”赵大壮爽朗的笑道,“外面的事堂伯帮不上忙,有族里的事给我正好。”
逃荒到山里以来,他只用顾田地庄稼,比东奔西跑的梨花安稳太多了。
他说,“时局动荡,你外出要多加小心。”
“我晓得的。”
荆州西陵和南陵已是空城,梨花去新益村寻汤九郎商量,将目的锁在了中陵县,南陵县上岸,沿荆州方向走上两天就是中陵县。
“中陵县要是没人,折回南陵划船直下去桃江县...”汤九郎展开峡谷村送来的布,炭笔在上面写写画画,“如果桃江县也没人,就回来。”
“行。”
顾及荆州的兵力,梨花挑了两千八百人。
等准备好竹筏,干粮,药材,盔甲等用品,已是六月初了。
第287章
荆州的夏天多雨水,中陵县和桃江县被淹了,空得连只蚂蚁都没有。
梨花答应汤九郎辗转两县没人就回去,但真到了雨水浑浊的桃江县却有了去荆州旧城的冲动。
对此,身边无人反驳。
“我们这行,最忌空手而归,赵三娘,不如由我带人翻山北上探探荆州的情况。”骤雨初歇,泥鳅站在水波荡漾的竹船上,跃跃欲试的望着荆州王都的方向。
那儿黑云堆积,似乎还有场暴雨。
他抵了抵腮帮,心有不甘,“这次回去不知要等多久才能出来,不弄几颗人头回去,他日拿什么祭拜我耶娘?”
岭南人杀了他全村,有仇,荆州人奴役他,也有仇,何况那儿还有弃戎州百姓于不顾的戎州官吏...
这趟他非去不可。
梨花思索了会儿,“干粮够吗?”
上个月起,陪伴她几年的棺材就有散架的迹象,她隐隐有种感觉,等不到回家棺材可能就要消失,所以这些天她有意把里头的东西搬出来。
因她常常独自外出,对于突然冒出来的东西并没引起多少人的怀疑。
只是两千多人消耗的粮食巨大,不是一口棺材的粮食能解决的。
泥鳅听出她的意思,眼前一亮,“粮食是铁牛叔在管,问问他就知道了。”
除了身上携带的干粮,行军日需的粮食都要经过赵铁牛的手,泥鳅找过去时,他正看着人分粮食,听了泥鳅的话,他往荆州王都的方向眺了眼,粗声道,“来回要几日?附近鱼虾丰富,顶多能匀一千两百人半个多月的口粮出来...”
“我和赵三娘说说...”
此去荆州王都少说六七日,梨花粗略算了算,点了八百人。
全是魁梧壮硕的汉子。
其中没有赵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