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5(1 / 2)

加入书签

的事物只有在首次亮相时,才会吸引观者的赞叹与目光。

果然,致远班再次以螺旋式入场方式进场站定时,周围观众的反应便不再如方才那般好奇剧烈,甚至还夹杂着低低的嘘声,像是不怀好意的人在倒喝彩。

不过好在,致远班一直牢记着李澄玉先前的交代,内心并未受多大的影响,只各个神情紧绷、专心致志地等待比赛开始时的金锣被敲响。

此间,眼尖的观众纷纷注意到了一个细节,抬手示意身旁的同伴看,语气疑惑。

“哎,你瞧见没有,致远的人怎么手中还拿着块木板啊,前面那个和她们衣服穿得不一样的,是打算领操吗?”

说着,那人啧啧两声:“她们花样好多啊,胆子也大,真不怕证判们因此扣分吗?”

同伴闻言,微皱着眉神情严肃地分析:“这真说不准,不到分数出来的那一刻谁都不知道结果如何,咱们继续往下看吧。”

不过她倒是认可对方的那句‘胆子大’,毕竟团体武术操比赛举办了这么多届,来来往往这么多书院、班级,从来都是规规矩矩的上场、演示、下场、等待评分出炉。

她们从未想过甚至......不知道单单一个列队进场也可以被人设计出花样来。

不只是个别,几乎所有参赛班级都将提高动作统一度、整齐度以及规范度视为夺魁的关键所在。

因此场下有不少人都对此嗤之以鼻,觉得她们此举不过是在投机取巧、枉费工夫。

“嘁,都是些花架子,待会儿拳打不齐丢脸的时候可就有好戏看喽~”

毕竟,虽说赛名为团体武术操,可归根到底考察的依旧是武术操的观赏性而不是实用,否则也不会将整齐与规范度列为评分占比最大的一个标准。

不过这些议论与质疑声皆在一阵响亮的开赛铜锣声发出后,骤然恢复平静。

整个校场内,将近两千双眼睛,齐刷刷地投向场中各据一方的致远与强毅。

与此同时,隆隆的缶声引领着高昂的竽笙,再次被奏响,激荡的旋律似是战场上两军对垒时拼杀的号角,听得站在最前的霍京宇紧张兴奋地激红了眼。

“嘟嘟——”

随着春放的两声短而促的哨声,霍京宇带领着致远班全体,齐齐朝台上的十位证判以及各方观众施以抱拳礼。

又在嘟嘟两声后,利落地分拳撤腿,做了个漂亮又完美的武术起势动作。

这期间,霍京宇一直用眼尾余光扫着四周学友的动作,发现是与自己如出一辙的整齐后,她心中愈发佩服李澄玉锐利的眼光与心思的缜密。

想到训练初期,李澄玉便提议让随春放担任此次比赛的班级执旗手,并用吹口哨的方式来提示动作间的转换,被她给拒绝了。

霍京宇的反对理由很简单——随春放反应一向迟钝,做什么事都要慢上半拍,许多武术动作左右手都分不清,根本没有调控武术操动作节奏的能力。

李澄玉却异常地坚持己见:“恰恰相反,整个学堂里,春放是最有能力做好这件事的人。”

她语气很是确信:“我了解春放,她在算数方面比任何人都要敏感,让她来吹哨掌控节奏,我们就再也不用操心动作过快过慢的问题。”

“除此之外,还能让春放扬长避短,她不擅长打武术,那我们就不让她打。和你一样,将好钢用在刀刃上。”

李澄玉特意了解过,在拔青赛上,班级的举旗手是可以不用参加团体武术操演示的,只要一直保持旗帜树立飘扬便好。

最终,霍京宇在她坚持不懈讲道理又摆事实的努力下,被说服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