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7(2 / 2)
上半场被布莱克浦打了几次快速反击后,温格先是调整了两名边锋与后腰的位置,进一步堵截了布莱克浦中场与前锋之间的传接路线,然后着重布兵在左路——这是布莱克浦几次进攻的常用线路——直接废掉了对手左边锋的进攻能力。
发展到这里,只能说布莱克浦的进攻效率遭到了严重破坏,但要说他们已经完全失去了射门机会,却也还没到那种程度,只是光靠右路来负担带球前冲义务的话,转头被抢断的概率会更大,而中路则是阵型层次厚实,想硬冲过去的难度本身就高,哪怕有叶淳在后场各种妙传,他们想接近阿森纳的球门也依旧不容易。
可就是这种射门机会锐减的状况也没能维持太久,初步控制住了布莱克浦的反攻势头后,温格开始要求几位中前场球员增加远射的次数——可别以为阿森纳这种崇尚美丽足球的球队就不会粗暴地远射了——这种进攻策略一方面避免了在大禁区内被叶淳抓着近身“肉搏”,另一方面则是利用这种手段把布莱克浦的后防线往前钓,以便腾出更大的前场空间供己方两位边锋进行冲刺。
也正是这手远射与边路冲刺战术随机交替使用的策略,彻底摧毁了布莱克浦的防守体系,他们的防守球员总是在内缩向前防远射与外扩后撤防传中之间来回奔波,整个比赛节奏全都被阿森纳给带着走了。
而防守节奏上的混乱与匆忙,不仅会增加叶淳的负担,也会让中场球员失去可靠的后方屏障,有时候哪怕被围攻都不敢轻易将足球回传给己方后卫,生怕传出去这球就丢了。
可实际上这种害怕队友掌控力下降的情绪,只会让他们的球丢得更快,所以在布莱克浦的后卫线乱成一锅粥之后,球队的中前场状况距离崩盘也就不远了。
其实从温格做出第一个调整开始,到布莱克浦的战术完全乱套为止,整个过程充其量也就八、九分钟而已,足以见得教授的战术素养还是相当扎实的,果然能在主教练的岗位上做到全欧洲知名的,那多少都有两把刷子在身上,压制一下霍洛韦确实是轻轻松松……
为了对抗温格教授所送出的“反复横跳套餐”,霍洛韦在战术板上写写画画五分钟,最终给出的解决方案——把阵型从4-3-2-1变成4-4-2,然后要求几位中场球员也参与防守,企图通过增加防守人数的方法,来跟上阿森纳切换进攻方式的速度。
这种应对方法听起来是挺有可行性的,毕竟防守嘛,只要你的人数比对方多,那防守成功率就能够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除非你的实力差对手好几倍,否则这条定律一般是成立的,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球队在面对强敌时直接门前摆大巴了。
然而以上半场的状况而言,在防守端堆人数绝对不是一个好主意,甚至说严重点,如果他们这样做了,才是真的掉进了温格挖好的坑里!
阿森纳调整后的战术有点象是在通过节奏与战列变化溜着人玩,整体传切路线相当灵活多变,这种情况下增派更多防守球员,效率是非常低的,多少有点送上去给对方当猴儿耍的意思。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其实更为关键的是,哪怕布莱克浦真的在整个下半场都防住了对方,他们所能得到的好处也非常有限,顶多就是不让阿森纳进球而已,至于借机反客为主,抢在阿森纳之前进球……
叶淳只能说概率很低,如果霍洛韦在安排战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