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2(2 / 2)

加入书签

皇帝乜了一眼挂在檐下的统领,统领小心翼翼地询问道:“陛下,要不要——”

还不等他把话说出来,皇帝骤然打断他:“不必。”

什么也不用做,就这么等着……

等着就好。

此时接近日暮,余霞成绮,溪静如练,小秦淮上一如往常,飘起了软侬的南调歌声。

赢秀雇了一叶蚱蜢舟,像从前一样半卧在舟上,河上的莲叶枯尽了,只剩伶仃的枯藤立在泛泛渌波中。

舟首挂上渔火,淡淡辉映,灯光倒映在水面,仿佛水下也点了灯,鲫鱼在灯影中游动。

江州地处西南,冬日算不上冷,北风从遥远的秦岭吹过来,吹得灯影在湖光中摇曳。

金裳少年探出头,望着那片逶迤的水光湖色,伸出指尖,搅乱了一片。

行不多时,蚱蜢舟停了,赢秀正要给艄公银子,艄公却摆了摆手,“老夫记得你,就是你帮我们要回了粮食,足足四石,够我们吃上小半年。”

赢秀愣了一下,手心的银子还没来得及送出去,艄公东翻西找,从木桶里捞出一尾鲫鱼,“恩公,这是我早上新钓的,你拿去吧!”

这怎么像话,坐了人家的船,还要收人家的鱼。

赢秀连忙婉拒,把银子放在舟首,艄公连连推辞,一个要付船费,一个不仅不收还要送鲫鱼。

两个人鸡同鸭讲,掰扯了一会儿,最终各退一步,艄公拿了船费,赢秀收了鲫鱼。

赢秀趁着艄公不注意,偷偷多给了一些银子,赶在他发现之前,三步做两步走上青石径,登上岸。

鲫鱼还是活的,在红绳下跳动,赢秀提着这位鱼,心里有了主意。

夕阳西下,溪边酒肆,一个少年逆着暮光走进来。

酒肆内的众人迎着霞光望去,一时怔忡,不知是谁当先打破了寂静:“赢秀!你终于回来了!”

说话之人是薛镐,手里捧着一卷策论,正在埋头苦读,抬眸看见赢秀,连忙跳了起来,捧着卷牍率先跑到他前面。

“明年三月,我们就得去官府参加乡试了!这是南朝重开科举以来的第一场乡试!”

薛镐神色罕见地激动,身上头一回出现了青年该有的意气。

四面沉迷案牍的儒生也认出了赢秀,放下书卷,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问着赢秀,有人问他去不去参加科举,又有人打趣地问他,和那位眷侣怎么样了。

赢秀被问得有些无措,抬起手中活蹦乱跳的鲫鱼,试探道:“要不……先用膳?”

刺啦一声,鲫鱼下了锅,变成了一碗碗雪白的鲫鱼汤。

十六个人围案而坐,几步外就是酒肆敞开的大门,殷红夕阳铺了一地,耀眼的光芒从天边流淌到脚下。

夕阳千岭秀,绿水一江明。

春天快要来了。

赢秀喝着鱼汤,坐在儒生之中,听着他们意气风发地讨论着来日。

真奇怪,刺客居然会和儒生做朋友。

之前的他从未想过还有这么一天。

少年放下碗,一时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感受,薛镐用胳膊肘了他一下,朝他挤眉弄眼,“怎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