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6(1 / 2)
养鱼的话题上,道:“那老太太回去后,你就去和陆大娘说说,咱们家也要十尾鱼,不要太小的。”
老太太一听,惊诧道:“要得了这么多么?”
陆鸢:“要不了就慢慢吃,反正浪费不了,天冷,也放得久。”
说到后边,怕老太太担心钱的问题,但怕老太太不高兴,也不能明说从哪来的,只道:“咱们的家底子还是有一些的,虽不说多,但几贯钱还是有的。”
加上祁晟上回的赏银,如今有八贯多的银钱。
他们天天都吃肉,就近来花销也大,所以夜市的买卖也没存下什么银钱。
老太太心里也大概知道这些家底是哪里来的,倒也没扫兴地摆脸色,只应:“那成,等回去后我就问问。”
买了一些年货后,陆鸢心想西市离夜市街近,既然都过来了,也就带一些黄豆回去,省得傍晚祁晟再过来泡豆子。
现在有马车了,在家里泡好,明天再带过来就成。
冬天天冷,豆子得泡上四五个时辰才成,磨豆浆也要时间。
他们回到马车上,就看到马车上放了几卷竹帘,祁晟道:“我想着日日现在用马车频繁,我又忙,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把帘子编好,就买了现成的。”
陆鸢扶着老太太上马车,说:“我早想说买现成的了,费不了几个钱,还能省出点时间做别的。”
到了夜市街的小院,祁晟牵着马车停在铺子前头,陆鸢带老太太和孩子进小院。
网?阯?f?a?b?u?页?ī????ù???e?n????〇?2???????????
进了小院后,老太太环视了一圈窄小的院子,又逛了一下屋子和厨房,说:“你们进城后,一直就住在这么小的屋子里头?”
虽然在乡下住得差,但好歹地方够大。
陆鸢去装豆子,不甚在意地道:“好歹还有一瓦遮风挡雨,而且离夜市也近,能挣钱。”
听到这里,老太太道:“先前陪晟哥儿来城里治病,你定吃了很多苦,辛苦你了。”
在老太太这里,只要孙媳不做违背良心的事,就是打骂孙子,她都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陆鸢摇头:“这点苦算不得什么。”
来时路,最苦的还是刚穿越的时候,连一粒米,一粒盐都吃不上。
老太太眼里都是愧疚,心疼。
许久后,等她装好的豆子,老太太才问:“晟哥儿要是去公署任职,你这摊子怎么办?”
陆鸢应:“我托人帮忙招工了,应该很快就能招到人。”
她绑上装袋子的豆子后,就喊上春华秋花,一块出去了。
到了前边,就见祁晟已经把帘子挂上了马车的左右两边和后边。
上了马车,确实是感觉舒服了不少,就是竹帘子都是缝隙,还真得在里边再加一面防风布。
第二日一早,祁晟就把一家子都送到了夜市街,然后夫妻俩便开始忙活了起来。
老太太除了一日三餐外,另外的时间则带两个孩子四处溜达溜达。
吃了中食后,就带着两个孩子在屋子里头小憩。
天色逐渐暗了下来,陆鸢告诉老太太不用做晚饭,等出摊的时候,喊上了老太太和孩子。
老太太领着两个孩子,随着孙子孙媳一块出了夜市。
此时天色还没黑,夜市上已经有好几个摊子了,就是行人少了一些。
有人帮忙看着东西,陆鸢也跟着祁晟一块回去搬东西。
搬了两回后,就架起了锅。
陆鸢承诺过孩子俩的油条,一直都没做,现在肯定得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