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7(2 / 2)
其他人纷纷回拒。
“哎呀,俺们吃窝窝就好了,这窝窝里的菜俺娘子还用油过了一遍,可香了。”
“俺家也做了不少小黄鱼给俺带着,不吃不吃。”
“就是,咱现在也不缺那一口,哪能吃嫂子给你的。”
大家说说笑笑,纷纷把家中带的好东西拿出来炫耀一二。
夕见此,也偷摸着把没吃完的放回草袋子里。
“五份豆腐脑,两份豆浆,咸口的。”老婆子把东西端来,“客官慢用。”
“老婆子,给我来俩烧饼,一碗豆浆,再来一碗黑豆水。”
“好嘞。”
刚说完,又被旁边的客人使唤走。
见左右没人关注,夕压低声音,小声道:“我娘子说,这李大人又要再开一个酱油坊。”
“酱油?就是那个黑乎乎,能提味儿的东西?”有人好奇。
“是啊,听说好多商贾都在大厅哩。”夕啧啧两声,跟着说了句:“俺就说李大人是好人,这海炭咱们买,一钱一块,虽然一人一天只能买一个,但那外头的人买,得两钱。”
这普通百姓不是很理解,什么叫集体采购,但是他们知道,自家人去村长那儿买海炭,一钱一个,按照每户人口数购买,每日买还有将士看着,让村长不敢涨价。
而这也顺利的让陈塘关进行了一次人口摸查。
“听说都是白芷道人出的主意。”有人反驳道:“这白芷道人才是真神仙,她一来我们陈塘关,我们的日子都好过了不少。”
“就是就是。”
“听说白芷道人长得也与一般人不一样,有三只眼嘞!第三只眼可以一眼辨是非。”
“这般厉害?”
“俺也知道,这白芷道人有六个手指!”
“这不是怪人吗?”
“这神仙长得与凡人不同,有什么奇怪的。”
转眼功夫,大家的话题逐渐变得离谱起来。
“哎哎哎,别说这了,这酱油坊是不是也要对外招工?”年纪最大的中年男人好奇询问,眼中满是期待,若是还对外招工,他家两个女儿,妻子是不是都有机会?
虽这李府的工坊,一家一户,只收一人,率先收没入工坊和家境贫苦的,他家无人入工坊,虽已经不算贫苦,但他家三个女子,机会总是比旁人大些。
“对对对。”夕回过神,立刻说道:“听说这回要收三百人哩。”
“哇!这三百人是多少?”
“三百人,那肯定很多很多了啊。”
“我晚上归家就让妻子去打听打听。”
大家立刻应和道,生怕自己慢了一步。
给了消息,夕开始呼哧呼哧喝起了豆腐脑,他家娘子在煤炭坊,家中女儿持家,儿子年岁太小,他得做工,这工坊虽待遇好,但工钱不高。
一日才三钱,但每六日休一日,根据做工的好坏,能拿到一些票据,换取一些粮米油盐、布匹海炭之类的,算是相当不错了。
只不过工钱月结,且也不提前支钱,所以只靠工坊是万万不行的。
所以这每家每户,还得有人去外头上工,现在上工的价钱也高,一日多的能赚百余钱,这在以前,怕是一个月都挣不得。
到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