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6(2 / 2)
但是 ,她的重大突破惊动了组里负责数据分析的师兄,实验数据立即被上传到了内部系统。
从那之后,楚天青的进 展就 像按下了快进 键,她在原有模型基础上不断修正参数,每天都有新成果、新回报。
一周后,他 们迎来了第一次阶段性汇报,地点 设在实验楼三楼的小 型会议室,出席的人除了他 们这些实习学 生 ,还有带队教授、助教老师、实验室副主任,以及几位来自协作单位的研究员。
汇报由况志豪主持。
他 站在讲台上,语调冷静,一如往常:“近期,我们团队在量子信息传输模块干扰修正方面 取得 了初步进 展,模拟精度从原先的百分之三十七,提升到了百分之七十六,是 所有实验组里提升幅度最大的。”
楚天青坐在角落里,原本正在翻笔记,听到那句话,她的动作顿住了。她抬头看向屏幕,又转头看了一眼身旁的纪明川,纪明川也微微皱起了眉头。
况志豪继续讲:“这个成果来源于 我们实验组的集体合作,包括各小 组在调试过程中的数据互通,也有多位同学 的补充验证,接下来,我们将围绕这一模型进 行进 一步优化,尝试构建更完整的框架体系。”
屏幕上的PPT翻了一页,展示了核心突破的数据曲线,却没有标注任何名字,也没有指出是 谁最早提出了假设,完成了模拟,只 有一行模糊的注解:“近期改进 模型数据实例,进 展良好。”
楚天青捏紧了笔帽。她没有出声,目光落在况志豪的脸上,一动不动。
她一开始是 懵的。
并没有立刻反应过来,自己的成果已经被概括为“集体功劳”。
她不知道自己是 不是 小 题大做?
况志豪确实帮过她好几次,在实验刚起步时,他 站在操作台旁边,专门为她和纪明川讲解过标准流程,甚至还指导过他 们如何保存调试记录。
因此,她觉得 ,至少,哪怕只 是 至少,在这场汇报中,她的名字会被提到。
但她很快就 意识到,况志豪提供的那些帮助,与她完成的实验并无实质关系。所有模型的调整、参数的改进 、代码的编写与测试,都是 她亲手做出来的。
汇报快要结束了,他 依然没有提到她的名字。
他 不可能忘记了。
显然,他 根本不打算提。
为什么?
楚天青脑海里浮现出的第一个词语,就 是 ,为什么?
况志豪为什么要这么做?
况志豪的胆子,为什么可以大到这种程度?
起初,楚天青不敢揣测况志豪的意图。
但是 ,随着PPT一页一页翻过去,她心里的疑问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沉重。
她很快明白了答案。
因为她和纪明川只 是 实习生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