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2 / 2)
去了地字班,就可以正式学习四书了。
“学正能不能让我去‘天’字班?我要参加明年春天的县试。”
谢彦的奶油声让赵学正的眉头一拧,有志气是好事,但更要有实力。
“好高骛远!能进天子班的人,最起码读过四书中的两本,你一本都没读过,去了也跟不上。看在你还小,不跟你计较,回去吧!”赵学正说着便端茶送客。
“我跟了县案首后面学了《大学》和《孟子》,我接受学正的考试。”这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只有进入天字班,才能报明年的县试。
谢彦怕自己说出会全部的四书吓坏赵学正,才谦虚地说了两本。
赵学正含在嘴里的一口茶喷了出来,咳嗽了许久,脸都憋红了。
缓过来之后,他道:“那我就考考你!”
第11章
“背一下《大学》吧。”
赵学正半眯着眼靠到了身后的椅子背上,他倒要看看眼前唇红齿白的幼童是不是真有能耐。
谢彦张口就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他背的流利,丝毫没有顿挫,只是一会儿功夫便背了许多。
赵学正大手一挥,喊了一声“停”,谢彦便停了下来,亮晶晶的眼睛充满了疑问。
赵学正拿起案桌上的茶杯呷了一口茶,复把茶杯放了回去。
“这些都是谢子瑜教你的?”
谢彦回道:“先是我自学,不懂的地方去问了他还有…别人,哦,对了,我还看了他们的笔记……”
谢彦说了一大堆,目的就是想说他之所以会这么多,不是他一个人无师自通的,而是借助了许多外力。
赵学正点了点头,三角眼的鱼尾纹罕见地朝上弯了,“说说《大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谢彦奶声奶气地道:“《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注1)
赵学正眨了眨三角眼,这懂得还真多!
“把‘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那段背一下。”
赵学正说完后,觉得自己有些为难眼前的幼童了,《孟子》卷十四,每卷都有细分,“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这段是卷二.梁惠王下的当中一部分。
即便是考中秀才和举人的,在《孟子》中随意抽出一部分让他们背,也不一定能背的出来。
赵学正想象着眼前的幼童会一筹莫展地缴械投降。
没曾想,眉眼如画的幼童眼皮都没眨一下便流利地背了下去:“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非则其上矣……惟君所行也……”
赵学正扶额,太不可思议了,这也会?不过有可能碰巧他对这里熟悉。
于是,他拿了案几上的《孟子》,随意往后翻了几页,读了第一句之后,谢彦便能行云流水般地接着往下背。
赵学正越来越魔怔,速度越来越快,谢彦紧随其后,丝毫不见犹豫。
最终赵学正把书一合,闭上眼睛自言自语:“神童乎?天才乎?!”
谢彦知道对方被自己折服了,趁热打铁道: “学正大人能让我进天字班了吗?我保证进去之后会更加努力地学习。”
赵学正没有回答他,而是用瘦削颤抖的手握住了谢彦柔软的小手。
通过学正的手,谢彦感觉到他的心在颤抖。
“这些都是你在小半年之内自学的?”赵学正还在恍惚。
谢彦点了点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