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9(1 / 2)

加入书签

谢彦知道奕禛想要让自己看的更清晰听的更清楚,但坐在博士眼皮下面,这也太尴尬了!

他果断的把自己的课桌搬到了前面的墙角,跟奕禛的靠在了一起。

奕禛:“我个子高,坐在当中会影响人家的视线,你坐在当中,不会影响人家……”

谢彦笑道:“我想跟你坐一起啊。”

奕禛:“……好吧。”

就这样,他俩在率性堂“安根扎寨”了。

这里的监生们学习刻苦,待人友好,博士和助教们教的尽心尽力。

最重要的是,这里课堂的设置跟谢彦的乡试很是匹配,以经史以及八股文和策问为主。

课堂学习的难度一下子上升了许多。

曾经读过研究生的谢彦,接受力很强,家中又有一对一的夫子启发,很快便跟上了率性堂的节奏。

奕禛没有接触过经史,不会作诗,又是第一次接触到八股和策问,接受起来便有些难度。

但他天资聪颖,虽然听起来吃力,但也能听懂一半以上,加上谢彦对他的启发,不久之后,他便能听懂十之七八了。

南宫家得知谢彦进了率性堂,非常的高兴。

——这样谢彦能全身心的投入乡试的复习。

而且,南宫瑾知道率性堂中大都是举人,博士和助教都是大学士,可以说无论是学习氛围还是师资力量,率性堂都是大周最强的,没有之一。

因为晚上授课不仅会影响视力,还会影响睡眠,谢彦便主动跟南宫瑾提出不想继续跟许志明学习了。

南宫瑾一开始不同意,毕竟许志明是去年的榜眼,不仅文采好,对于考试还是有很多经验的,全京城打着灯笼都难找这么好的师父。

但谢彦坚持,南宫瑾也没办法,便让自己的儿子南宫昀拜了许志明做师父,备考生员。

每个“公休日”,奕禛便会带谢彦去科兴园监督指导“员工”。

如今,他们算是“有钱人”了。

为了当年的“理想”,奕禛特地买了一辆豪华马车,只是太忙,没办法带谢彦“游历世界”了。

每次去科兴园的时候,奕禛不再骑马,而是做车夫驾驶豪华马车前去。

少了骑马的乐趣,他恍然若失。

但他回头看到车厢内的谢彦不用风吹日晒,顿时觉得“有失必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科兴园的“科研人员”改进了电池的性能,让电池里的电能储存的久了好多。

他们暂时还做不出玻璃,便把水晶打磨成灯泡的模样,把钨丝放了进去。

通电后的水晶灯泡异常闪亮,外面罩上灯笼的各种造型,又闪亮又贵气。

第一批做了二十盏这样的水晶电池灯笼。

他们留下两盏挂在了科兴园的门楼上,带了十八盏去京城。

有这样的“好东西”,不能不做人情。

奕禛送了两盏给他的祖父和父母。

谢彦送了四盏给南宫家的人,南宫瑾、赵氏、南宫昀以及南宫羽一人一盏。

他俩把剩下的十二盏分批拿到国子监中,很快便被抢购一空。

谢彦仔细的算了一下,一盏水晶灯能赚十两银子,十二盏便赚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加上卖钢笔和墨水的钱,竟然一共挣了近八百两银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