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07(2 / 2)

加入书签

少年叹了口气,“圣上让我监国,代为处理政事……”

谢彦:“这很好啊,多历练历练总是好的。”

少年道:“但我发现,大都事情都是内阁在操办,然后掌印太监盖上章,基本没我什么事情……”

谢彦:“也就是说,原本的情况是,基本没圣上什么事?”

少年点了点头。

谢彦皱了皱眉,“那就是说,实际做主的是你祖父?”

少年补充道:“和掌印太监。”

谢彦思考了一会儿,“那兵权呢?总兵权在谁的手上?”

少年刚要回答,一阵环佩叮咚声传了过来。

谢彦回眸发现一个盛装丽人进了听梅亭。

直觉告诉谢彦眼前的人应该是太子妃,但他不能确定,转头看向了太子。

“你跟踪孤!”太子倏地站了起来,勃然色变。

“臣妾不敢!”太子妃朝太子盈盈拜下,“臣妾只是恰巧遇到了……”

太子没有跟她废话,而是拉了谢彦的手便离开了。

谢彦:“…………”按照古代的规矩,谢彦得朝太子妃行礼的。

走到假山的拐角处,谢彦不经意间一回眸,发现太子妃依旧对着他俩的背影在发呆。

太子妃痴痴的眼神,让谢彦不由得想到了南宫羽。

他转眸仰望着太子英俊的侧颜,心中感叹他的“桃花运”还真不是一般的好。

不过,既然是帝王,定然是少不了桃花运的。

想到这,谢彦不由得低头笑了笑。

“你笑什么?”太子问。

“没什么。”谢彦摇了摇头,他没想到自己的一个微表情会被太子尽收眼里。

第120章

太子亲自把谢彦送出了宫门。

一路上, 太子告诉谢彦,大周有两个虎符,一个在周文帝手上, 另外一个便是在兵书尚书孔四方的手上。

“若是要调动全部的军队,必须要有两个虎符才行。”太子说着叹了口气, 接着说出了另外一个虎符在孔四方那里的缘由。

武皇帝在位的时候, 曾经让宁王镇守西域, 那个时候孔四方是宁王麾下的一员兵将。

“是宁王发现了他的军事才能,提拔他做了前锋将领,当年在西域战场上的几场重大的胜利划清了跟西域列国的‘国界’, 可谓是功劳赫赫, 这些功劳明着是宁王的, 实际上都是孔四方出谋划策的成果。”

“但孔四方从不邀功,宁王对他甚是满意,后来北方献朝侵扰我们大周边界, 宁王便在武皇帝面前力荐孔四方协助当年的主帅去平定北疆。北方献朝的祖先是游牧民族, 兵强马壮、凶悍异常,主帅几次判断失误, 结果给了孔四方建功立业的机会。”

太子说着, 叹了口气:“这是内情,普通的史书上是没有的, 以后的事情就跟史书差不多了, 你读过史书,定然也是知道的。”

谢彦点了点头, 孔四方率兵一直打到了献朝的老巢, 跟献朝签订了赫赫有名的“玉津和约”。

谢彦皱了皱眉,“这么说来, 宁王对孔四方有知遇和提拔之恩?”

太子点了点头,“是的。”

谢彦:“但是为什么孔四方会有一个虎符?今上不可能主动给他,难道是当年武皇帝给的?”

太子点了点头,“是的。武皇帝是大周开国皇帝,崇尚有军事才能的人,在武皇帝眼中,父皇属于‘文人’,缺少军事才能,才会把一个虎符给了懂得军事的孔四方,来避免父皇在关键时候‘刚愎自用’……”

谢彦:“那武皇帝就没想过,万一今上和孔四方的意见相左,两人各执一个虎符,到底听谁的?总不能在危急时刻调动不了军队吧?”

太子:“那倒不至于。父皇手上的是金虎符,可以调动百分之七十的军队,孔四方手上的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