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7章 专业降维打击(2 / 2)

加入书签

「尤其是这个平台模式,一旦建成,潜力无穷。我觉得,值得去看看。」

三人一拍即合。

潘石屹和刘军则选择暂时留在海南,处理手头的后续事务。

冯论当即决定,带着王启复和易笑迪,立刻动身前往福建莆田与王功泉汇合。

几天后,当风尘仆仆的冯论三人出现在莆田的林国富鞋厂门口时,王功泉和刚刚从江苏赶回的武卫国都吃了一惊。

「冯哥,启复,小迪,你们……你们怎麽来得这麽快!」

王功泉又惊又喜。

「功泉你把蓝图都画好了,我们再不来,岂不是连汤都喝不上了?」

冯论笑着上前,用力拍了拍王功泉的肩膀,目光却已扫过旁边的鞋厂和略显呆愣的武卫国,「这位就是武经理吧?功泉信里没少夸你执行力强。这位是林老板?」

简单的介绍寒暄后,几人直接就在林国富的办公室里开了个现场会。

武卫国第一次见识到了什麽叫做「专业降维打击」。

冯论几乎是在听完王功泉和武卫国介绍完平台初步构想和川航协议的瞬间,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几个关键瓶颈和优化方向。

他提出的不再是简单的「整合货源」,而是立刻构想出一个分级供应商体系丶标准化质检流程丶以及一套基于未来交易数据的供应链金融初步模型!

「我们不能只做一个中介。我们要制定标准,掌控渠道,最终要做的是品牌和信用。」

冯论语气平和,却清晰地给眼下,指明了最为清楚的方向。

林国富作为玩家,此刻刚刚从苏联回来不久,心中已经积攒了万丈的雄心壮志。

而且对于品牌的执念,他比任何人都要深。

当即同意了冯论的决断,并且表示他在莆田的产业链将会全力配合。

王启复则立刻开始盘算如何利用他们过去积累的人脉,快速打通东南沿海几个轻工业重镇的政府关系,争取免税丶补贴等政策支持。

并提出了一个激进的「百家厂盟」计划,目标在春节前就先签下至少一百家优质供应商的意向协议。

这当然有些过于夸张,但是却很合武卫国的胃口。

而易笑迪,则默默地拿出本子,开始规划起平台的组织架构丶财务模型和初期预算方案。

其细致和专业的程度,让武卫国这个外行看得眼花缭乱。

心中只剩一个念头:「远哥说得对……专业的事,真得交给专业的人来干!」

瞬间,因为冯论三人的加入,以及莆田鞋业的带头作用,整个平台的推进速度简直是一日千里。

冯论负责整体战略和对外高层协调。

王启复带着武卫国和林国富,凭藉其强大的闯劲和江湖气,开始横扫福建丶浙江的工厂。

易笑迪则和王功泉一起,稳坐中军帐,负责搭建平台的公司实体丶财务体系和合同规范。

短短两三天,原本空白的供应商名录上就多了几十个意向签约的名字,平台的框架被迅速搭建起来。

武卫国对秦远的佩服又加深了一层。

远哥不仅在苏联和汽车布局上神机妙算,连远在琼州的人才,都能被王功泉一封信召唤过来,而且个个都是能独当一面的猛人!

就在平台建设如火如荼之时,一天晚上,林国富接了一个电话后,神色古怪地走了进来。

「刚得到消息,福州丶厦门那边好几家报社丶电视台的财经记者,被他们领导临时抓差,要求他们明天立刻动身赶往安徽芜湖。」

「安徽芜湖?」王功泉抬起头,「去那里做什麽?」

「听说……」林国富顿了顿,脸上带着不可思议的表情,「是去参加一个叫什麽……奇瑞汽车零部件公司的成立发布会?」

「奇了怪了,一个零件厂成立,至于让这麽多媒体记者过年都不消停,往那边赶吗?」

房间里瞬间安静了下来。

冯论丶王启复丶易笑迪同时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目光交汇,最后齐齐看向了王功泉和武卫国。

武卫国猛地看向王功泉,两人眼中都闪烁着同样的光芒。

他们知道,秦远在安徽,又搞出惊天动地的大动作了!

这个年,注定不会平静。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