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8章 震动全国的大新闻(2 / 2)

加入书签

「秦总和李总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造车项目,更是一份完整的丶极具前瞻性的发展战略规划!」

「再加上尹同耀总经理这样拥有国际视野和海归背景的顶尖人才领军,我们相信,奇瑞拥有成功的基因!」

他顿了顿,掷地有声地抛出了最重磅的承诺:「因此,安徽国投,以及我们安徽省,对奇瑞项目有绝对的信心。」

「我们愿意拿出五年丶十年,甚至二十年的耐心和决心,与奇瑞并肩作战,共同发展!这不是一句空话,这将是我们未来工作的重点之一!」

「嘶——」

全场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五年?十年?二十年?

这是一个地方政府对一家企业所能给出的最高级别的承诺和支持!

这几乎等同于宣布:奇瑞项目,安徽押上身家性命也要干成!

这份决心,彻底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

记者们疯狂地记录着,意识到今天绝对挖到了超级猛料。

就在发布会气氛被推向第一个高潮时,秦远的助理匆匆上台,低声在他耳边说了几句,并递过来一只话筒。

秦远眉头微挑,对着台下说了声「抱歉,接个紧急电话」,便当众接听起来。

全场安静下来,好奇地看着他。

电话那头,正是远在欧洲的赵东来,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格外响亮,甚至通过话筒隐隐传了出来:

「秦总,天大好消息,我们在法国发现了重大机遇。」

「一家名为『法雷奥』的汽车零部件公司,正在出售一条完整的1.6升汽油发动机生产线,这套设备是八十年代中期的产品,技术成熟可靠,正好适合我们起步。」

「他们与标致雪铁龙的合作即将到期,急需现金,价格非常合理,而且愿意提供全套技术培训和支持!」

秦远眼中精光一闪,脑海中飞速计算。

发动机是心脏,如果能直接引进成熟生产线,奇瑞就能跳过最艰难的初始研发阶段,快速形成生产能力!

「谈判进展如何?」他沉声问道,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全场。

「已经初步达成意向,就等您最终拍板。另外,我在德国还接触了一家专精底盘调校的小型设计公司,也有收购的可能。」

「好!」秦远当机立断,「优先拿下法国生产线,价格可以适当浮动,但技术转让和培训条款必须敲死,德国那边继续保持接触!」

他挂断电话,面向台下鸦雀无声的观众和目瞪口呆的记者们,脸上露出淡淡笑容。

他轻轻拍了拍话筒,将所有人的注意力拉回。

「各位,刚刚接到我们欧洲团队的好消息。」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雷霆万钧的力量,「奇瑞汽车,已经与法国方面初步达成协议,将引进一条完整的现代化发动机生产线及其全部核心技术。」

「这意味着,奇瑞从诞生之日起,就将拥有一颗自主的丶强大的『中国心』!」

轰!

第二个高潮,以最出乎意料的方式,悍然降临。

记者席彻底炸开了锅!

刚才还在质疑技术来源,转眼别人就连生产线都买回来了。

这效率,这手笔!

然而,秦远的表演还未结束。

他抬起手,缓缓压下了现场的喧哗,抛出了今天最为重磅,也是真正目的所在的「烟雾弹」。

「此外,我还在此荣幸地向大家宣布另一个战略合作。」

他的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塔斯社记者的方向,「奇瑞汽车,目前已经向苏联伏尔加汽车制造厂提出初步战略技术合作意向。」

「目的,是为共享部分技术资源,共同研发更适合欧亚大陆市场需求的新一代车型!」

「为此,奇瑞将在年后,派遣一支高水平的技术考察团赴苏联,与我们的夥伴进行深度交流与合作!」

中苏合作造车?!共同研发?!

这个消息,比引进法国生产线更加震撼。

它瞬间将奇瑞的定位从一个国内的挑战者,拔高到了一个国际合作的参与者。

这在中国,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另一种与外国车企合作的方式。

在台上,一名来自燕京的技术专家,听后忍不住深吸一口冷气,「这步子迈得也太大了……但若是真能成,可真就是破天荒了。」

而在台下,塔斯社的记者伊万诺夫猛地抬起头,蓝灰色的眼睛里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光芒。

随即迅速低下头,笔尖疯狂地在笔记本上划动。

他知道这条消息的价值足以让他在莫斯科总部拿到头版。

发布会在一片轰动与喧嚣中落下帷幕。

记者们意犹未尽,仍围在台前试图追问更多细节,工作人员则开始有序引导散场。

就在这时,刚刚提问的《经济参考报》的记者,展现出了与他身形毫不相符的敏捷,飞快从人群中挤了出来。

他根本顾不上和其他同行交流感想,目标明确,一头冲出了礼堂大门。

此刻,他的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

快,要尽快将今天得到的消息,传回到报社里。

这可是能轰动全国的大新闻啊!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