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移民条件(1 / 2)
第221章 移民条件
刚刚登陆,科曼就直奔顾青的饭店换口味,算是为自己的南亚次大陆行程进行一番自我褒奖。
也许新德里丶加尔各答丶孟买的英国人居住区环境不算差,但科曼去的海得拉巴,确实是足够原生态。充满了农业社会那种纯天然的脏乱差。
平心而论他也不是矫情的人,中东丶北非丶马达加斯加丶甚至法属印支这里都不算多乾净,但次大陆完全是另外一个层面的存在,从离开阿里乾的王宫开始,也许是钞能力失效了,科曼对南亚次大陆的燥热和肮脏,瞬间就无法容忍了。
这个时候科曼才猛然回眸,自己竟然在乾净又卫生的地方呆了这麽长时间,还没什麽后遗症的回来了。
顾青上赶着出现的时候,入眼就是科曼在贵宾厅好像逃难一般的吃相,「长官,你去救灾了?」
「也差不多,其实我对肮脏挺有容忍度的,就是印度有点超出这个容忍度了。」
科曼含含糊糊的回答道,「印度独立我就回来了,那里真不是人能够常住的地方,我所在的南印度还高一些,北印度都不敢想像。」
任何南印度的所见所闻,考虑到印度南北人口的比例,都简单乘以四五倍看待就行了。
「好像很多人都说印度独立,会出现一个强国。」顾青说到这解释道,「我只是听说,不知道这种言论是从哪传出来的。」
这显然是有借着印度独立为法属印支反抗打气的嫌疑,顾青不得不解释一下,来表达自己对法兰西联邦的忠诚。
「印度那个国家是没有发展的,恒河口和整个印度河流域都被切出去了,会影响百分之八十的人口。」科曼脸上带着轻视的笑容道,「而且印度没有挖掘恒河航运的能力,所以印度大部分人生活的环境是无法改善的。」
一条大河在国境之内首先要考虑的是航运能力,恒河的航运能力比黄河强点不多,那麽能不能挖深呢?理论上当然可以。
还有一个参考就是长江,长江中下游其实原来有很多浅滩是不能航行的。
从新中国成立之后,一直到公元两千年之前的五十年时间,东方大国就一直深挖长江提升航运能力,但五十年的时间也就把长江河道深挖了一米,中下游平均水深从七米挖到了八米。
这可是五十年的时间,在六十年代开始,东方大国的工业规模一直就是有声有色的印度三倍以上,也就深挖了一米。
转折点是二十一世纪到来之后,东方大国的工业规模开始空前的提高,深挖长江的工作也一直在继续,又用了二十多年时间才把长江深挖到了平均水深十一米,这才制造出来了世界上最繁忙的航运。
早先的长江航运也算强,但并不比莱茵河丶密西西比河这些河流强多少。
就印度同时期的执行力和工业规模,要做类似的工作,用五十年时间能深挖二十厘米都算是超水平发挥,二十厘米也就是没有改善。
显然印度是不可能用五十年时间做一场无用功的,就算是梦里啥都有,印度真的执行下来了,也要变成工业规模和二十一世纪东方大国差不多才能看到效果,显然印度哪怕是莫迪老仙时期,工业各项产能也只相当于九十年代东方大国。
抛开事实不谈,印度真的有这个实力而且成功了会怎麽样呢,那麽最大的受益者……当然是孟加拉国。
孟加拉国将会成为类似魔都的领头羊,在英属印度时期孟加拉当地本来就是英属印度最繁华的地区,也是最大的加尔各答工业区重要组成部分。
印度自己用了几十年的时间,为一个穆斯林国家创造出来了一个经济腾飞的基础,印度会这麽做麽?
科曼直接在顾青面前断案了,印度发展不起来,对恒河沿岸的印度人来说就是注定的。
「长官,我明白了,看起来英国人还是够聪明,把印度给分割了。」顾青心说要坏还是你们这些洋鬼子够坏,「是不是之前法属印支寮国和柬埔寨升级为保护国,也是做这方面的准备?」
「英国人也不是只做了坏事,本来英国人也没想分治的,但恰恰英属印度有分治的条件,你们华人要是有越南人的三分之一,我都可以帮你们试一试效仿印度分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