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3章 朝堂江湖(2 / 2)

加入书签

浩荡太虚中,一脸漠然的道人端坐仙云之上,平静的说道:「绝杀万生,魔神本相。

祂几经轮回,本源早已损失过多。即便这新的无相魔神到时有我等镇压,只怕祂也难杀。

早日清醒过来也罢,也能与这无相争夺天地杀气,壮大己身。」

「可师兄让我赐下三道宝籙,万一把那无相打得难聚魔神之躯,会不会延长这五浊恶世?」萧景之有些犹豫道。

「师弟你太小看这无相魔神了,此魔神不同于数千年前的死丶怨丶杀等所化魔神,而是诞生于众生七情六欲之中,假借脱胎于白骨骷髅妖身,汲生死怨气以修道境。

哪怕你的紫阳真雷都灭不得它无相之念,更何况只是紫金真雷?顶多伤它一伤,免得其修行太快,影响到我等参悟天道神道了。」玄明眉梢跳动,「师弟,血魔洞那处又有异动,劳烦你入凡间走一趟。」

「这魔头如此不安分吗?」萧景之颇为诧异道:「也罢,我就再去镇压一趟。」

……

申州,申城内,城隍庙前。

知州施行景听闻下人来报城隍庙失火,及忙带人前来。

他望着熊熊大火中的城隍庙,紧锁眉头,道:「城隍庙积雪未化,哪里起的火来?」

他身侧一众官员听出话中的怒意,皆心中不安,有人开口道:「回大人,这火是从庙里烧起来的,那庙祝也没跑出来,死在了里面。」

「什麽?」施行景身子一僵,他望着冲天的火光一时间头晕目眩,差点要跌掉了。

旁边的侍从忙扶住了他的身子,施行景面色苍白,他喃喃道:「连齐太师这样的城隍,受了百年香火都回天乏术,这无相,究竟是何等妖魔?」

「大人!大人,不好了!」

就在这时,一道焦急的声音响起,有一个军头急忙赶来道:「大人,城外的叛军大举攻城了!」

城外。

一面面纹着玄鸦的旌旗立在城外,冰冻霜重未化的护城河上插着一只只箭矢,轰鸣的鼓声传荡四方。

申城高大的城墙上,守城之兵个个面带疲惫,已经两个月了,围城不退,兵乏将忧,城中粮食也越发越少,恐慌已经在城内蔓延多日了。

施行景急匆匆的来到墙头,望着对方声势浩大的阵仗,心中忧虑起来,城隍庙起火绝对有那无相妖的手段。

还不待他想要鼓舞一番士气,便见对面的大军之中兵马缓缓退后,一座祭坛被上百人抬着走出。

祭坛之上站着的仍是那位教主李向之,却见他身披白袍,焚香立案,朝着一幅画拜了三拜。

由于隔着近百丈,施行景自然看不清那到底是什麽,他只觉得有点什麽没想起来。

「呼~」

城头之上忽然乍起阴风,天空上竟然汇聚起一片片阴云,肉眼可见的天黑沉了下来。

不少守城将士都惊呼不止。

祭坛之上,李向之对着无相图念喝道:「恭请无相之神赐法!破此大城!」

「哇~」

「哈哈哈哈~」

一阵阵瘮人的怪笑响起,画中竟然飞出了一只只白色的骷髅鬼首,铺天盖地般的席卷而去,朝着申城守军扑去。

如此骇人的一幕,让城中守军再也无法自持,被这漫天飞舞的鬼首吓得四散奔逃,惨叫声哀嚎声传遍城内。

施行景面色惨白的坐倒在了地上,他知道,完了,全都完了!

这城,再也受不住了!

浑厚的号角声响起,城外的数万大军势不可挡的冲向了申城,全无斗志的上万守城之军被天上的骷髅鬼首吓的四散奔逃。

城头上只一个时辰后便插上了玄鸟旗,城中的恐慌蔓延开来,百姓们四散而逃。

好在李向之严于军纪,倒也没有造成大乱,平稳的接收了申城,并驻军城内外掌控了大局。

逃离出城的百姓和官兵前往紧邻的平州和云州内,一时间乱民流民无数。

而无相图的声名再次传向四方,不少人都认出了那能召唤无数骷髅的宝物是曾经引发青州动荡不安的无相图。

申州全境皆被无相上教占领,并在境内设立诸官,开始管治百姓。

当春天到来时,申州沦陷的消息也传遍了南昭十三州,震惊朝野。

可朝廷刚对大渊用兵,一时乏力,馀下诸州也多有动荡,一时间竟然分不出兵来镇压。

无奈之下,朝廷派人对李向之进行招安,许诺他只要服从朝廷便可得封为申王。

然而,李向之却严词拒绝,反而传文天下,言称:只要文太后等外戚归政于帝,他自然顺应朝廷法制,甚至愿意退兵解散教派。只要文太后及一众外戚一日不退下朝堂,他的大军就会继续北上,直至进入都城,逼宫问政。

这话一传出,各方官民皆对文家心怀不满,多言还权于帝。

……

万相山中,黑石寨里,三文滔滔不绝的向着二当家讲说着山下听来的文政之事。

三当家赵冷香听完后皱着眉头道:「这些年,朝廷兵力也太弱了吧?

这李向之不过是个有点手段的人,竟然能让他打下申州?」

游均子失笑道:「三妹你以为这李向之真有如此大的能耐?」

「这话是何意?」大当家李义光不解的问道。

游均子看向屋外的远山,平静道:「此人只借了无相大人的名头,可却没有得大人的助力。

唯有一张江湖传言可召开千军万马的无相图,你觉得他真能拿下申州这数千里之地吗?」

「人家都已经入驻申城了,都要被朝廷封王了,还能没拿下申州吗?」李义光诧异道。

「呵呵,申州有大小世家上百,私自养兵驻田者不计其数。而如今,这些人都混入了李向之的大军之中,领兵数百乃至上千。

他们……可不会真听令于一个小小术士,而是其背后的人。」游均子解释道。

赵冷香反应过来,「你是说,这李向之能成事,只是个幌子?是朝中逼迫文家众人下台的幌子?」

游均子点头道:「不错。看似申州之地已失,可实际上仍旧牢牢的在朝廷手中,只不过是掌握在几位朝臣手里。

李向之手下的众兵将可都是来自于申州本地,而这些人大都与右相李庆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左相文铮只有京城的文家子弟和文太后支撑。幼帝已经长大了,少帝久居深宫,也想要真正的掌握皇甫家的天下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