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8章 上桌吃席(3)(1 / 2)

加入书签

第218章 上桌吃席(3)

洛阳城内永年里,某个普通的院落中。

这里的主人,贾充的前妻李氏,正饶有兴致看着身材挺拔,英武不凡的石守信,以及他身边看上去非常苗条,甚至有些消瘦的卫琇。

这一对组合她一点也不陌生,就在几个月前,面前这二人上门来请,然后他们一起打上贾府,热热闹闹送贾褒去了晋王府成亲。这些事让李氏记忆犹新。

「石郎君啊,那件事贾充这老狗已经给我说过了。」

李氏看着石守信点点头道。

「今日前来,只是拜托李娘子,可以让琇娘暂时在这里住几天。」

石守信对李氏作揖行礼道,丝毫没有提贾裕的事情,此刻贾裕确实在这个院落里居住,只是没有出厢房,或许也不知道石守信来了。

「上次贾褒的事情,还多亏了琇娘。既然石郎君开口了,在这里住多久都可以的。」

李氏轻轻摆手,面带微笑。

「如此,那便谢过李娘子了。石某还有公务,告辞。」

石守信乾脆利落的行礼告辞,说完转身便走,没有任何不舍。

李氏施施然上前,将他恭恭敬敬送出院门,礼数非常周到。

等石守信走后,一脸懵逼的卫琇这才手足无措看向李氏说道:「这个……那个,那个什麽,怎麽就,怎麽就……」

她半天都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被石守信和李氏整得不知道该怎麽办!

贾裕呢!中夫人呢?

出来见个面呀!

怎麽提都不提呢!

此刻卫琇内心都是崩溃的。

她还以为石守信上门来,是跟李氏说贾裕为中夫人之事,然后把事情挑明。

至于卫琇住在这里,不过顺便而已,就跟寄存行李一样,她就是个会说话要吃饭睡觉的行李!

结果,石守信所说的「让她暂住」,就真的只是让卫琇住下而已,没有什麽其他的么蛾子。

「琇娘,我让家中仆从给你安排厢房。」

李氏看向卫琇淡然说道,既不傲慢,也不讨好,就是一副礼貌恭敬但不带亲切的态度。

卫琇木然点头,跟着一个家中女仆去后院了。

等她走后,李氏这才长叹一声,自言自语道:「真是一条老狗,自己不去说,偏偏让我去说。」

她有些无奈,转身走进一间厢房。

李氏看向坐在桌案前,双手手指搅在一起,一脸紧张模样的贾裕,忍不住笑出声来。

「人都来了,你却躲着,又能躲几天呢?」

李氏看向贾裕揶揄道。

「母亲,你觉得如何?」

贾裕小声问道,脸上带着期盼的神色。

「唉,配不上啊。」

李氏摇头叹息,一副失望的模样。

贾裕脸上也露出失望的神色,只是有些怯弱的问道:「听父亲说,这位石郎君官做得挺大,我要是拒绝会不会不太好?」

「我是说你配不上他啊,所以我才没有提这件事。

这人真要是差点,我可能今天就让你们见见面了。」

李氏无奈苦笑。

年轻貌美的贾裕立刻喜笑颜开,上前抱住李氏的胳膊问道:「母亲这话当真?是挺好一个吗?这麽说父亲还真是为我考虑呢!」

李氏看着心情立刻就转变过来的贾裕,艰难的把胳膊从那她对柔软厚实的「大白兔」里头抽出来,却是不知道该说什麽才好。

「但愿是福气吧,我就等着石郎君提接你过门的事情。

此事没有推脱的馀地,石守信已经是司马攸的亲信,又是青州刺史,前途不可限量。」

李氏喃喃自语一般说道,脸上却是闪过一丝愁容和阴霾。当然了,并不是因为贾裕的婚事而担心。

有贾充在,中夫人也不是随便能够拿捏的。

她担心的事情,是石守信今日的态度有点不对劲。

正常情况下,今日石守信就算是脸皮再薄,也该提一嘴了。更别说李氏还提了贾充写信的事情,已经暗示对方应该先开口。

但是石守信只是把卫琇交给了李氏。

这十分不同寻常。

李氏乃是李丰之女,属于曹魏顶级官僚圈子里面出来的女眷,政治敏感性之高,绝非不谙世事的贾裕可以比拟。李氏似乎嗅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政治风向。

比如说,改朝换代近在眼前!

「最近,你就不要出门了。」

李氏看向贾裕,对她下了禁足令。

「知道了母亲,对了,石郎君什麽时候会来,总要让我见一见嘛。」

贾裕又抱住李氏撒娇道。

家中的小辈,总是容易受到偏爱。贾裕是李氏的小女儿,母亲给这位的爱,也比长女贾褒要更多些。

「过些时日吧。」

李氏抚摸着贾裕柔顺的秀发说道,脸上的笑容却是渐渐散去,变成了忧愁。

事情哪里有那麽简单!

贾充啊贾充,你这条老狗,是真的在为我们的女儿谋福利麽?还是为了你自己的权势?

李氏在心中悄悄的问了一句。

……

在司隶台的衙门,石守信见到了司马昭给他派来的助手,当然也是个老熟人:曾经的大将军府西曹掾劭悌!

当初在伐蜀之战的时候,他作为司马昭的传话人,地位高石守信不少。但如今,他作为司隶督军,部门二把手,地位反倒是比石守信低了。

「石校尉,晋王让卑职配合您办事。」

劭悌对石守信恭敬行礼道。

对方身上中领军的职务,劭悌可不会当真,就算石守信想用兵权,也没有机会。

可是司隶校尉这个职务,却是司马昭着意强调过的,让邵悌一定要竭尽全力为石守信提供帮助。

「劭督军,能把近十年的卷宗,都弄到这里吗?」

石守信看向劭悌询问道,没有任何客套,一副公事公办的姿态。

「十年麽?」

劭悌一愣,他有点搞不懂石守信这家伙要怎麽玩。十年的卷宗啊,那几乎是要把这间签押房堆个大半!

因为很多卷宗都是竹简记录的,体积比较大。

「你觉得不妥麽?还是说觉得晋王的大事无所谓?」

石守信看向劭悌询问道,语气已经有些冷漠了。

「石校尉请放心,卑职这就去办。」

劭悌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没有纠结直接离开了签押房。

很快,四五个司隶台的小吏便将成捆成捆的卷宗搬到了这里。

有竹简的,有绢帛的,有卷轴纸张的,光名录都是厚厚一迭帛书!

这些人在搬运,石守信便旁若无人的观摩名录,在上面搜寻一个又一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

劭悌在一旁冷眼旁观,一言不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