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四十二章 召见众臣(1 / 2)

加入书签

第142章 召见众臣

内阁。

众人看着戴义刚刚送来的文书,再次陷入了一阵古怪的沉默当中。

这份文书,更准确的说,是一份草诏,正是当时众人合议,偷偷将刘健带回的口谕进行删改的草诏。

原本这种诏书,内阁草拟之后,到天子面前也就是象徵性的再看一眼,就会让司礼监用印颁布了。

可谁曾想,这回天子竟然这麽上心,仔细的将这份草诏看了一遍。

于是,结果当然是内阁的这点小手段,立刻就无所遁形。

「」..·陛下让咱家转告诸位阁老,你们当的是朝廷的差,做的是臣子的事,若是守不住本分,

自然有的是人,想替诸位来当这个差。」

想起刚刚戴义板着脸的一番话,众人顿时变得愁眉苦脸起来。

「这份诏旨陛下既然驳了回来,稍后陛下召见,必然会问及此事,到时该如何回答,诸位不可不虑。」

片刻之后,刘吉率先开口,语气有些低沉。

见此状况,刘健不由道:「怎麽回答?自然是照实回答,就说这份决定,是我等商议之后的决定,内阁一体同担便是,这不是当日首辅大人说过的话吗?」

语气平常,但是,说出的内容却让人怎麽听怎麽觉得别扭。

刘吉的脸色有些难看:

他当然听得出来,刘健这是在嘲讽他当时一意孤行,强势决定要更改诏谕。

「草诏这件事,当时的确是我等一同商议过后,共同确定的,难道说刘阁老觉得,最后是本阁下的决定,此事便和你无关吗?」

刘吉作为一个久在朝堂沉浮的大臣,他自然晓得,刘健这番话纯纯就是个主意。

内阁的这种小手段,其严重程度可大可小,往大了说,这算是违抗圣意,往小了说,这也是擅作主张。

如何定性,最后结果如何,全看天子的性情和意思。

从这份批驳来看,毋庸置疑,天子现在正在气头上,这种时候越是扛着越是容易火上浇油。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初弹劾汪直的时候,首辅商带着一干内阁大臣,硬要说这是内阁的集体决策。

结果呢—刘吉作为亲历者,他是最清楚后果的。

所以他很清楚,刘健这会说这番话,就是纯纯的在给自己挖坑跳。

不过,这会也不是跟刘健计较的时候,刘吉的目光扫过一旁的尹直和徐薄二人,道。

「内阁出了过失,本阁自然是第一个要担责的,但是,这份诏谕情况特殊,便是到了御前,我等也该向陛下辨明利弊,如此才是为国家计,你们说呢?」

刘吉的意思很清楚,这件事他作为首辅,的确脱不了干系。

但是,其他人也别想站在岸上看笑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