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7(1 / 2)
多月,李璧月倒也清闲。
一者朝中无甚大事,二者楚不则留在长安,有他辅佐,很多事情李璧月不需亲自跑腿,办事效率提高了一倍不止。
李璧月虽担忧傀儡宗的事,但李澈那边迟迟未查到沈云麟的行踪,此事急也急不得。李璧月闲暇之时,便翻看玉无瑑给她留下的关于御剑之术的小册子,时时修炼。
她于武道上天赋绝顶,很快融会贯通,那一套月光飞剑在她的御使之下,已能达到轻拨手指、谈笑杀人的境地。她心中暗叹,如果在药王谷时,她便习得这般技艺,想必不会让沈云麟与傀儡宗执事刑天轻易走脱。
对处于政治漩涡中心的承剑府而言,这段光阴真是少见的忙里偷闲。不久之后,就发生了一件震动朝野的大事。
这一年的八月初一,设于宫中的地动仪东北方向的龙口吐出龙珠,三日之后,从太原郡传来消息,太原西南发生了地震,无数房屋倒塌、河流堵塞,又造成大水漫灌,淹没不少良田,百姓流离失所。
与此同时,浑天监夜观天象,观测到长庚伴月之相,以为不详。
翌日,圣人召李璧月入太极宫,任命她为天子特使,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去往太原赈灾。
受命之后,李璧月往东宫向太子辞行。
李澈带着她走到大明宫最高之处,俯瞰长安城。李澈轻声道:“阿月,让你去太原赈灾,是我的主意。如今朝廷的情况你也知道,贵族世家们一个个贪得无厌,彼此勾连,都钻空了心思从已经受灾的百姓口中夺食。唯有阿月你一向清正廉明,特立独行,不与世同浊,是我大唐朝的良臣,也是我最信任的人。如今太原的情况,唯有你亲自走一趟,我才能放心。”
李璧月知道这是太子对她的信任,连忙道:“承蒙殿下看重,李璧月不敢当。”
李澈又道:“派你去还有另外一层意思。上次阿月拜托我查的事情已经有了眉目,五天前,也就是地震的前一天,有人在太原见到了海市商会的那位前大掌柜沈云麟,而且传回消息的人说太原似乎也有傀儡宗活动的迹象。阿月你此去,也可顺便查一查傀儡宗的事。”
李璧月应声道:“是。”
李澈又拿出一枚令牌递给她,叮嘱道:“太原乃是我李唐龙兴之地,也是一方重镇,太原驿馆有一个姓詹的驿丞,实则是东宫的暗子。阿月你有自己不方便的办的事,可指使他去办。有什么不方便传达的消息,也可以通过他传回长安。”
既承圣命,又是如此要务,李璧月也不敢在京中耽搁。回到承剑府,便点了剑卫四十人,以高如松和夏思槐为首,又点了黑骑二百,由楚不则亲自率领,押运粮食赶往太原。
至于承剑府一应庶务,仍交托给长孙璟。
这些日子李璧月和楚不则都在,长孙璟难得享了几日清闲,整日下棋为乐,好不悠哉。他本来还老大不乐意,可听说是太原发生了地震,立马推了棋盘,将李璧月拉到内室,忧心忡忡道:“阿月啊,太原地震,不知具体的方位是在哪里?”
李璧月疑惑,地震乃是天灾,就算知道发生在哪里也于事无补,但她回忆了太原传回的奏报,道:“似乎是在西南二龙山。”
长孙璟一沉眉,道:“果然又是二龙山,李璧月,以师伯的猜测,这次的地震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太原旧名晋阳,本是我大唐的龙兴之地。二龙山,是大唐龙脉所在之地。二龙山地震,河水断流,是龙脉被从中截断之相。浑天监又观测到‘长庚伴月’的天象,恐怕便是因为龙脉有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