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9(1 / 2)

加入书签

令不可出长安一步……”

李璧月略一思量,又返身走回禅房。

“我给你写一封信,你拿去给太子殿下,自然便可拿到出城的通关文书。”

她提起笔,一封书信很快写就。

明光接过书信,合什道:“多谢李府主。”心中十分感激。说起来,他虽与李璧月共事过一段时间,却也谈不上私交密切。以如今昙摩寺和承剑府的敌对立场,李璧月肯帮他殊为难得。

从昙摩寺离开之后,李璧月纵马去追楚不则带领的队伍。

在她离开的第二日,明光背着一个竹箧独自离开了长安城。

人们在命运的路口分别,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又会在下一个渡口再相遇。

***

扁担道是位于太原城南的一处山道,因其两头都是山包,中间一条狭道,形似扁担,因此而得名。

时值盛夏,中午蝉鸣愈胜,李璧月见押运粮食的士兵都汗流浃背,便传下命令,让他们在树荫下暂歇。

她下了马,找了处柳荫系马,见楚不则从前方行来道:“府主,我方才在前方探路,不远处有座凉亭。府主可到亭中暂坐,解解暑。”

李璧月点头,跟着楚不则行出不远,果然见到一座凉亭。

亭中设着两三桌椅,原是有附近的山民支了个简易的茶摊,供客人歇脚,也贩卖自家做的凉茶。茶摊主人见李、楚二人都着官服,腰悬宝剑,知道是上面来的官员,连忙堆起笑脸问候:“两位官爷,是否用些凉茶?”

楚不则拉着李璧月在椅子上坐下,掏出一锭银子递了过去,道:“先上两碗凉茶。再将你这凉茶担到后方柳树下,分给后面的押粮的官兵。”

茶摊主人明白这趟是遇到了大主顾,连忙道:“是,官爷——”

他用大海碗盛了两大碗凉茶,献于两人座前,又用扁担担了凉茶往后面去了。

这凉茶是用采自山中的槐米煮制放凉而成,虽然简陋,胜在香醇冷爽。李璧月灌了一大口,只觉从前心凉到后背,暑热消了大半,感叹这凉茶效果真好,却见楚不则长身而起,呵斥道:“收起你的狗眼,看什么看——”

李璧月回头,这才注意到在两人后面另有一张矮桌,桌前一个老者。那老者衣衫褴褛,面颊上满是苍老的褶皱,只有一双眼睛幽深若寒潭,视线落在人身上,后背凉飕飕的。

——原来刚才的透心凉并不仅仅是因为那一碗凉茶。

那老者并不理会楚不则,径直望向李璧月:“承剑府李府主?”

李璧月讶异道:“你认得我?”

“十五日前太原地震,圣人下旨命李府主为钦差大臣,到太原赈灾。如今太原府人人皆知两位押运官粮到了这太原城外。”他浑黄的眼睛在两人身上扫过:“两位上官为一男一女,男子沉稳干练,而女子飒爽英伟,浑然气度更在男子之上,自然不难辨出两位正是承剑府主李璧月和令师兄楚不则。”

李璧月眼神轻睐:“你倒有些眼光。”

那老者的语气一变:“不过老朽有一言相劝,李府主切不可进入太原城。”

? 如?您?访?问?的?W?a?n?g?址?发?B?u?y?e?不?是????????????n??????②????????ò???则?为????寨?站?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