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0(1 / 2)

加入书签

得也算不错,甚至还小小攒了一笔钱。

但在知一观住了几天,便有附近居安村的村民找来,说村里有三十人在矿洞失踪,求着玉无瑑和他们一起进矿洞救人。

玉无瑑本也奇怪,问了之后,才知此事原委。

这小孤山山顶原有一处矿洞,在两百年前曾是一座巨大的金矿。据说当年李渊、李世民父子在太原起兵,便仰赖这座金矿出产的黄金招兵买马,附近的居安村便是那时开采黄金的矿工所居住的村落。这座金矿开采了两百年,在二十年前时,便已开采殆尽。村里的人也越来越少,到如今不过两三百之数,依靠散落在山间的薄田过活。

后来,小孤山来了一位名为龙鹄道人的道士,在这山中修建了这座小小的知一观。村里人遇到事情,有事相问,龙鹄道人就为大家指点迷津,慢慢的龙鹄道人就和村里的人熟悉起来。这位龙鹄道人自称擅长风水堪舆之术,平日没事就在这山中闲逛,观测山川走势、水文流向。

有一天,龙鹄道人找到村长,说他算出这小孤山的金矿并没有开采完,另有一条金矿的余脉被掩藏在矿洞的深处。

见村长半信半疑,他又向村长提了一个诱人的条件,将此事瞒着官府,由他带队,由居安村出人,一同寻找金矿。至于最后所挖到的金子,他只取一成,余下的都归居安村所有。

要知道二十年前,居安村的矿工帮朝廷开采金矿,从上头手里漏出的一点点金子,就足够村里人过着富足的生活。如果矿上挖出的金子一点儿也不需要上缴朝廷,全部归自己所有,这样的财富足够让所有人为之疯狂。虽然明知这是杀头的大罪,村长还是忍不住答应了。

于是村长将全村的青壮劳力都集中起来,带上父辈留下的采矿工具,跟着龙鹄道人下了矿。

可就在十几天前,二龙山发生了地震,原本的矿道坍塌,居安村的村民赶来救援,却再也无法找到先前的矿道,进入矿道的三十多名矿工连同龙鹄道人没有一个人出来。那村长见出了这样大的事,连夜带着家人跑路,不知所踪,只留下失去顶梁柱的妇孺们在家中以泪洗面。

居安村的村民在走投无路之际,发现龙鹄道人所修建的知一观竟然来了一个新的道士。他们心想,矿工们是跟着道士进的矿洞,如今又来一个道士,说不定也通晓风水,可以找到路,帮他们将亲人救回来。

玉无瑑耐不住恳求,带着裴小柯去过矿洞口一次,那矿洞深邃无比,绝非他这种不会武功的人能随意进出,只好说他并不擅长此道,下去救人也可以,只是需要准备一些东西,将这件事拖了过去。

此时,见裴小柯问起,玉无瑑解释道:“自古以来,金矿都属于朝廷所有。矿上所采之金,一丝一厘也需上缴国库。居安村的村民私自开采金矿,按大唐律算起来,可是堪比谋反的大罪。若是上报官府,且不说太原府会不会派人搜救失踪的矿工,居安村剩下的这些老幼妇孺,有一个算一个,男子不是流放就是充军,女子多半会没入教坊……”

玉无瑑叹息一声,望着对面新做成的傀儡:“其实我也没办法帮他们,只能用这个傀儡下去探探再说……”

裴小柯听了,闷闷地道:“那这些被埋在矿下的人岂不是太可怜了,唉,要是李府主在太原就好了。以李府主的为人,一定会先想办法救人再说……”

他提议道:“师父,要不我们写信将此事告知承剑府。李府主若是知道这件事情,说不定会……”

玉无瑑打断他道:“你想什么呢?承剑府日理万机,哪有空管这些小事——”

裴小柯:“几十条人命,怎么就是小事了。李府主离开之前不是说了吗?让你有事写信给她,这两个月你信写了不少,每次写完就自己烧掉……”

玉无瑑觉得这徒弟实在聒噪:“我说了我自己想办法,我先出去透个气。”

裴小柯翻了个白眼:“明明就是自己避着李府主,还不让人说……”

玉无瑑少年修行,一向很少做梦,可不知怎么回事,这晚竟做了一个极为诡异的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