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1 / 2)
受:“我没有做惹人误会的举动,也没有向谁示好。阿姑让我听贵人的话,我没有顶嘴,吩咐全部照办。我什么都没做,别把我送去道观。”
冯母对她的眼泪无动于衷:“湄娘,你该为冯家想想,你公爹去得早,大郎早逝,冯家全靠二郎一人支撑。阿姑做不了你的靠山,你去道观对你、对冯家,甚至对宋家都好。”
去了道观就能避祸吗,那么杨贵妃是怎么入宫的呢?
冯母是决心放弃她了。
宋湄问:“阿郎也是这么决定的吗?”
冯母捏紧念珠,反问:“这么些天,二郎可有给你回信?”
宋湄摇头:“我要等他回来亲口告诉我,我不去道观。”
冯母语重心长:“湄娘,你要懂事……”
宋湄擦干脸上眼泪:“我很懂事,我没有做错。我不该受惩罚,该受惩罚的是心怀不轨的人。”
宋湄坚定地看着冯母:“阿姑,你不该送我去公主观,应该送那人去太子观。”
冯母瞪大了眼睛,抖着手指宋湄:“你、你……你敢……你……”
阿绿在门口探头探脑。
冯母斥她:“滚出去!”
冯母气了半晌,都没能说出一个字来。利眼如刀,狠狠地扫视四周,确定无人偷听后,惊疑不定地在宋湄脸上刮来刮去。
看来她说了非常颠覆古人三观的话,冯母吓得不轻。
宋湄有些抱歉:“总之,一切等冯梦书回来再说。”
她还是决定相信程化,更重要的是,她不信冯梦书会是这样的人。
任由宋湄离去,冯母瘫坐在蒲团上。
冯母想念经安安心,却发现念珠早就被扯断了,滚落一地。
想过会是皇亲国戚,没想到是太子,竟然是太子!
冯母精明能干了一辈子,此刻一瞬间老了十岁。颤颤巍巍地走到书案旁,费了很大力气才将宣纸铺平。
冯母蘸墨。
二郎的爹去得早,二郎的字是由她亲自教的,字迹与她差不了多少。
提笔停顿许久,冯母反复告诉自己:不能心软。
这下真不能再心软了。
第14章
之后几天,胭脂仍在继续送。
宋湄看也不看,让阿稚扔掉。最后索性捂住耳朵,让阿稚连告诉她一声也不用了。
宋湄泡在冯梦书的书房内。
冯梦书是翰林院编修,书架上最多的就是史书。
史书之上,记载最多的就是皇帝,其中不可避免地提到下一任皇帝,也就是太子。
宋湄高中选的政史地,所以史书虽然读起来艰涩,却并不是读不懂。
朝庆六年,大王氏皇后自缢,其同族堂妹小王氏被册封为继后。
同年,七皇子在皇后于青云寺上香途中出生,故取名为观。
这就是现在的太子,萧观。
宋湄手指紧了紧,缓了缓才继续翻下一页。
关于太子萧观的事迹,足足写了一整页。
朝庆八年,七皇子观被册封为太子,以都察院御史陈束、大学士韦思道为太子太傅、太子太师。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B?u?Y?e?不?是?ì????ü???ē?n?2??????5??????ō???则?为?屾?寨?佔?点
太子自小天赋出众,三岁成诗,七岁成赋,十四岁入朝辅政,备受百官美誉。
朝庆二十四年,太子观携领吏部尚书,整肃朝中贪贿官员。任用程化、赵淮、张贤,王廊等人,弹劾章裕、邹祁、房于恩等二十余位世家权贵,轻者降官,重者处死。
朝庆二十五年。
四月,范阳郡公章裕携清河十三州叛逃。
六月,北漠大将傅兆兴以救援为名,占了章裕的清河十三州,兵临邱池城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