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9(1 / 2)

加入书签

跑不了。分开和一起走没有区别,还不如一起走。等到出城,我们再分道扬镳。”

杏娘犹豫着同意了。

出城需要路引,作为一个常年逃难的人,杏娘自然随身携带自己的路引。

然而宋湄没有。

杏娘说:“我知道有一个专门办假路引的人。”

宋湄细思过后,摇头。

假路引可不可靠还两说,万一被看出来,城守当场就能把她扣下。

对面灯火辉煌的酒楼外,蹲着一排望眼欲穿的小乞丐。

宋湄抱着脑袋想了会儿,一指路边驾着骡车的老汉:“你会不会打劫?”

杏娘一脸惊恐。

片刻后,杏娘扮成了灰头苦脸的老乞丐,身后跟着一群拄着拐棍儿的小乞丐,推着骡车往城门处走。

骡车是趁老汉上茅厕的时候,宋湄偷偷推走的,杏娘则放了碎银子在原地。

这群小乞丐听说有办法吃饭,就乖乖跟着过来了。

宋湄躺在骡车的草席下,闭眼想道,非常时期,只能对不起你了,大爷。

正这么想着,骡车一停,杏娘被拦了下来。

城守问:“干什么去?”

杏娘掀开草席,露出一张死白的人面给城守看:“官爷,人死了,得埋。”

城守挑刀拨开草席,在尸身上戳了戳。无意对上人脸,就被那副惨白给吓得收眼:“大晚上的上哪埋,怎么不白日去?”

杏娘说:“横死的,只能快点埋。”

一听说横死的,城守嫌恶地捂住口鼻,让开道路。

有小乞丐坐在骡车上,天真的眼中都是麻木,浑然不忌讳死人。

因为晏京不乏这样的死人,深秋之后,一直到来年开春,死的人只会更多。

无论是道观里的道士,还是佛寺里的和尚,都说过这样的死人怨气冲天。受这两派说法的影响,晏京的百姓都忌讳得很。

瞧这打扮,或许也是一个乞丐,被权贵的马车撞死的也说不定。

另一位城守也掩住口鼻,但还是拦住几人:“他们可以过,都是晏京本地的乞丐。我瞧着你是生脸,路引呢?”

杏娘在身上摸了摸,掏出一张不知沾了什么的路引,黑漆漆,黏糊糊,怪恶心的。

“咱是逃难到晏京的,本想混口饭吃……”

晏京遍地都有人做大梦,以为天子脚下就能过上好日子。

可是几十年后,几百年后,人上人还是人上人,人下人还是人下人。

城守未来得细看,侧身避开:“快走!”

嫌几人磨蹭,他挥手赶人。

背后传来声音:“哎,那死人也不是本地的,他的路引……”

另一个说:“人都死了,哪来的路引。”

杏娘推车骡车冲出了城门。

宋湄察觉到她的开心了,因为骡车从石头上压过去,颠得她五脏六腑都快出来了。

一把零钱撒出去,乞丐们撅着屁股捡。得了钱,一群人就毫不留恋地跑开。

宋湄腰酸背痛,正准备说话,忽然听到一阵快速的马蹄声,连忙安分躺着。

伴随着一道暴躁的人声:“出城赏月而已,哪就不得行?本王现在是王爷,怎么配不得她学士小姐的身份?”

宋湄闭了闭眼。

倒霉倒霉倒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