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6(1 / 2)

加入书签

瞬间,宋湄控制不住,浑身猛地一抖。

太子却盯紧了她,撑着书案,摇摇晃晃要站起来。

试了半晌,他似乎无力。便索性不挣扎,转而朝宋湄伸开手:“湄湄,到我这边来。”

宋湄眼眶涌上泪。

她站在原地不动,不肯过去。

太子忽然按了按额头,神情痛苦:“你别怕,我只是……之前熏的香有点多了。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方才只是因为产生了一些错觉——李朝恩,谁让你带承徽过来的?把人送回去。”

宋湄自己出了政殿。

刚走两步,身后多出一串宫人。

宋湄在宫门外等了一会儿,看到太子的轿撵从东宫出来,一步一步往朝堂去了。

夜里,太子来了寝殿。

宋湄瞬间从床上坐起来。

隔着几盏烛火,她和背手关门的太子对视。

太子并不靠近,面容隐在烛火的黑暗处:“我近日神思恍惚,时常以为自己还在杀敌,吓到你了。”

宋湄仔细想了想。

太子说的近日,恐怕是从去年开始算的。

第75章

宋湄回想起李朝恩说的话。

他说太子整宿整宿地不睡觉, 当时宋湄还以为是夸张,现在看来,很有可能没有。

宋湄看过现代相关方面的研究。

长期不睡觉, 在专业上叫做睡眠剥夺。睡眠剥夺会让人认知失调, 出现幻觉, 分不清梦境与现实,甚至产生精神分裂。

太子现在的精神状态,真的和精神病患者差不远了。

发神经也会变成习惯性的, 这个时间段应该是他最不稳定的时候。

想起昨天在政殿看到的那一幕, 宋湄心生忐忑。

她一边盯着太子,一边下床去:“你渴不渴?”

没等太子回答,宋湄兀自走到了桌边,状似不经意地抬眼,确认了一眼墙上琵琶的位置。

她正在脑子里搜寻着合适的理由,能在太子的盯视下顺理成章地把琵琶取下来。

然而不经意间一回头, 太子已经缓步接近, 来到了她身前五步内。

宋湄后背冒出冷汗,伸手抓住桌上的茶壶。

茶壶是瓷器, 摔碎了也能当武器。

太子却在此刻停步,坐了下来。

他坐在摇篮旁边的小杌子上。

那小杌子是李朝恩开春后亲手做的, 说是要给皇孙用。成年人的身躯坐在又矮又小的杌子上, 显得格格不入。

摇篮里还有布老虎等小孩子的玩具。

这些东西在年前就被兴致勃勃的李朝恩送进来, 放在并不宽敞的寝殿里, 占地方, 且碍事。

宋湄一开始还能容忍,后来看得厌烦,让杏娘帮忙放到库房里。

可杏娘竟然偷懒, 竟藏到纱帐的角落。

太子对摇篮很感兴趣,伸手推了推。寂静的夜里,摇篮中绑的铃铛一阵轻响。

他看起来是第一次见到这个。

盯了太子一阵,宋湄慢慢松开手,把茶壶放到原位。

对比太子这幅凄惨的样子,宋湄又想起新年看到皇帝的模样,不由嘲讽地评价:

“伤敌八百,自损一千。”

或许还不到八百,皇帝的样子看起来比太子要好太多了。

伤敌三百,自损一千。

蠢货。

太子转过头来,整张脸被殿内的烛光照得分明。

宋湄因此看清太子眼中的血丝,一阵心悸。

她有点后悔刚才一时嘴快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