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9(1 / 2)

加入书签

的摊贩半死不活地坐在地上,连客人也不招呼。

城中萧条不少,处处透着深秋的冷意。

-

皇帝在位时作恶多端。

看似歌舞升平的大昭,实则早已千疮百孔。皇帝一死,再没人说那些粉饰太平的奉承话。

各地饥荒、疫病、暴匪跟随叛乱一齐暴露出来。

至此,天下大乱。

太子在皇帝的统治下艰难喘息,好不容易等到皇帝死了,接手的确实这样一副担子。

九月中,宋湄和杏娘离京一月,在沧州遇到了一支逃难的百姓队伍。

一场雨后,宋湄学着杏娘的样子,在泥堆里打滚,把衣服弄得脏兮兮,又往脸上抹了把黑泥。

自此,两人混入了逃难的队伍。

在拥挤的人群中,宋湄回头看去,无数个脑袋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面上是如出一辙的麻木与呆滞。

人群乌泱泱的一片,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午时,队伍停下来歇息,各自吃着携带的干粮。

一日三餐不断,可没人能吃饱。

宋湄眼看着一家三口把巴掌大的黑面饼子拿出来,先揪下来一小块,再把那一小块分成三份。分到每个人手里,差不多是一口的份量。

中年男人紧皱着眉头,小口小口地吃着,愣是吃了一刻钟,似乎是觉得这样更饱。他身边的女人只吃了一半,剩下的干脆揣到了怀里。

两人中间是一个大约五岁的小孩,正咬着饼子看树上停留的乌鸦。

宋湄和杏娘对视一眼,紧紧抱住了包袱。

那里面有足够两人吃半个月的食物,但是她们谁都没有想着拿出来给哪个可怜的路人。

这种时候,救得了一人,救不了十人。到最后,或许连她们自己都要搭进去。

宋湄深知这样的道理,可看着同行的那一家三口越来越虚弱,心里闷闷的,十分难受。

“等找到金娘娘就好了。”

她心里这么想着。

等找到金娘娘,知道回去的办法,她就不用再看到这些令人无能为力的事。

第87章

十月初, 逃难的队伍经过富庶的城镇。

宋湄总算不用再伪装下去,和杏娘到城镇中的客栈洗漱一番,饱餐一度。

吃完饭, 杏娘呼呼大睡, 宋湄来到了城镇入口处。

逃难的队伍入了城, 有些人留下来,有些人修整一番,继续前行。

宋湄等了半天, 都没等到想看见的人。

身后一个声音对她说:“那小儿病死在半路, 他的一双父母早就脱离队伍。你等不到他们了,不如把你手中的干粮给我吃。”

宋湄心里一紧:“我不是来等他们的。”

身后那声音说:“别装了,我都盯着你一路了。”

宋湄回头看,发现是一个生面孔。

一个拄着木棍的男人正看着她,脸上污黑,头发如鸟窝。

这是真乞丐。

乞丐说:“你既有多余的粮食, 又有善心, 便该早些把粮食分给他们。若无善心,便该美美地睡大觉。偏生你心有提防, 又有善心。善不彻底,绝情又不彻底, 如此折磨自己, 何苦来哉?”

半晌, 宋湄瞪他一眼:“关你什么事?我没有干粮, 讨你的饭去。”

乞丐伸臂挡住宋湄的去路。

他指着身上衣服说:“我并非乞丐, 而是一名读书人。我名陈玉醒,是去鹿城赴任的父母官。我听到你与你同伴说话了,你们也要去鹿城。你带上我一起, 等到了鹿城,我把银子还给你。”

宋湄将此人打量一眼,这才发现他身上穿的是儒生长衫。

”鹿城穷乡僻壤,怎么会有人愿意往这边来上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