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 卖手镯(1 / 2)
第5章
这边的叶宁从山上回来后,就直接收拾东西回了市里。
等她客车转公交车一通折腾到出租屋楼下时,正好碰到买菜回来的马玉书。
突逢巨变,许多年没为钱发过愁的马玉书迅速调整成了精打细算过日子的生活模式。
——傍晚时分菜市场的肉蔬最便宜,运气好的话还能买到刚断气的鱼给叶卫明熬汤补身体。
为了省房租,马玉书租的是老小区六楼的二居室,等两人爬上楼后,都累得有些上气不接下气了。
亚健康如叶宁,每次上了楼后就不想再下楼了,搬家这段时间她连网购都快戒了,就是为了不上下六楼拿快递。
把自己重重地摔到沙发上后,叶宁长叹一口气道:“还是得换个地方租,这里我们爬上来都这么累了,爸就更没办法了。”
叶卫明伤在大.腿内侧,地上支着的钢筋截断了大动脉,因为抢救不及时,腿部坏死,没有手术互通的必要,为了保命,只能选择从髋骨以下截肢。
虽然可以定制义肢,但是义肢好几万一副,三五年就得换新的,住在六楼,平常戴着义肢爬上爬下的,磨损得更快。
这个问题马玉书自然是考虑过的:“房东在旁边那栋的一楼还有一套房子,租金贵一百五,月底租客就退租了,我已经和房东说好了,到时候我们直接搬过去就行了。”
马玉书一边择菜一边解释道:“是我以前店里的顾客,知道我们家里出了事,也是愿意帮忙的。”
家里出事之前,马玉书经营着一家小服装店,小店不怎么挣钱,她纯粹是为了有个事做打发时间。
现在店转让出去了,接手的人就是她们现在的房东,马玉书也厚道,把自己拿货的地方都一五一十地告诉对方了。
看着母亲眼底的乌青,叶宁十分心疼:“今天晚上我去医院守着,你在家里好好休息。”
市医院床位紧张,叶卫明所在的加护病房里的十二张床位是住得满满当当。
都是一些手术后需要重点看护的病人,不管白天还是晚上,病人的伤口疼起来时一个劲的哀嚎,陪护的人压根就休息不好。
马玉书确实已经身心俱疲了,想着女儿本来就是个夜猫子,当即就点头了:“行,我在家里眯一觉再来换你。”
叶宁从包里掏出金镯子道:“不急,你明天把这东西拿去卖了后再慢慢过来。”
这手镯叶宁本来是准备自己去卖的,但这手镯没有购买发票,她人又年轻,说不定会老板被压价。
而马玉书已经卖出不少的金饰了,回收黄金的老板对她肯定有印象,由她出面是最合适的。
沉甸甸的手镯一入手,马玉书不由得吓了一大跳,急忙问道:“哪来的?”
别说是现在了,就是以前家里情况好的时候,马玉书都没有买过这么粗的金手镯。
这怕得有一百多克!
叶宁急着出门,只能含糊道:“一句两句说不清楚
现在有木门了,叶宁对考公的执念就没有那么大了。
公务员稳定归稳定,她有考上城镇编制的学姐,每天都在朋友圈吐槽她那交完五险一金后两千八的月工资。
那就算叶宁运气好考上编制了,前几年的工资肯定高不到哪里去,就家里现在的这个情况,两三千块的工资可不够他们一家人生活……
医院的晚上并不安宁,凌晨时分叶卫明隔壁床的患者濒危了,医生护士来回奔波,家属的哭喊,牵扯着叶宁的神经,实在睡不着,她索性掏出手机查起了六十七年代的资料。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既然以后她要在那边做生意,多了解一些那边的情况总是好的。
汇总完收集的资料后,叶宁对那个时期也有了粗略的了解。
总而言之,那会儿很困难,物资短缺,普通老百姓常年吃不饱肚子,农村的老百姓过得尤其困难,这种情况一直到包产到户的政策开始实施后才略有好转。
那个时期的老百姓还不止是食物上的缺乏,穿的衣物、平常生活的日用品、小家电等工业用品,也是供不应求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