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6(2 / 2)

加入书签

这账号意外走红,引得各家各户的老人也旧事重提,开始讲述陈旧的老故事,从城市扩建讲起,说那时候家家户户腌咸菜的罐子都是文物,有的捐博物馆了,有的还藏在家里。

这小博物馆从未受到如此热议,而方与宣那天来馆里,提了那老掉牙的线上账号可以跟风单辟一个栏目,就讲邑门的风、土、人、情。

想法有了,也批准了,但人手实在不够,这岗位说好听叫新媒体运营,说不好听就是找廉价劳动力,最好一分钱不要、为爱发电。

方与宣想了半天,发现还真有这么一位能支援的。

他正跟庄康泽讲着,角落里的微信通知闪动几下。他拿出手机看了眼,发现是郑宇发了没头没脑三个字:不在家?

方与宣愣了下,叫庄康泽先自己看资料,便拿着手机起身去咖啡馆外,拨了个电话回去。

电话接通,没等他开口,郑宇呼哧带喘的声音飘过来:“方哥,你不在家啊?”

“找我有事?”方与宣问。

“我前两天去进货,顺路带了点特产,给你拿一份。”

方与宣总觉得哪里不太对,但还是如实道:“我现在住你哥家,你放他那里就行。”

“我就在我哥家啊!”郑宇说完,又找补了一句,“我刚在给他送,他不是出差吗,我问放哪儿,他说你在家里。但我按门铃,没人呢!”

方与宣按了按眉心:“我不在家,你放门口,要么自己开门进去。”

“不在家在哪儿呢?”郑宇的关注点紧紧黏在听筒对面那人身上。

方与宣转身瞧了眼咖啡店里的人,说:“在外面跟朋友聊点事。”

郑宇可算不嚷嚷了,他“哦”一声,过了好半晌才说:“那我给你们放门口了,你早点回来拿啊。”

听起来像外卖小哥。他把两个小箱子放到门口,拍个照片发给丛风,感觉换个背心就能直接上岗。

这压根不是什么特产,就是以前买回来的地方零食,但丛风给他下达了“盯紧”的任务,他总得找个名头。

任务显然出现了问题,丛风信誓旦旦告诉他方与宣就在家里,这人周末不起床的。

但事实证明方与宣非但不在家,还出门见了朋友。

他不敢隐瞒,一五一十汇报给丛风,对面陷入寂静。那张外卖送达的图片如同石沉大海,再没收到回答。

丛风并非不想回答,是实在精疲力竭,又气得胸闷,刚刚手一滑,手机脱手落地,不知道掉哪儿去了。

押人回来不能坐飞机,他们改搭高铁,好几个小时坐得腰酸背痛,一出站又转乘警车,直奔公安局去。

坐在一旁的梁复弯腰帮他捡手机,顺口问道:“怎么了,你这两天看着一直在气头上,不舒服?”

丛风沉沉呼一口气,什么也没说。

平安回到单位,他照常同步地址给方与宣,对面回了收到,简直不能更公事公办。

而从这一条开始,接下去的一整天,方与宣都没有再给他发过半条信息,一如当初从邑门回来后的不闻不问。

丛风心里像烧了一团火,烤得他浑身不自在,可紧锣密鼓的审讯又不容分神,他忙了一整天,晚上九点钟才从公安局走出来,拿回手机,前两天会堆上许多条未读消息的聊天框内空空如也。

他只觉牙根发痒,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