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1 / 2)

加入书签

是又润笑道:“节流肯定不成,咱们一大家子不知几世同堂,香火兴旺子嗣无穷,那么多张嘴匀一匀,谁都活不成了!必是开源,门楣才得以长久。那便同往常一样,别分你我,各抒所有,一起把事儿拿下。”

这并非头一回,每次来九千岁府上,都要论财源广进之道。

叫他们来,不过是为了把财敛到他父子二人口袋中,哪有什么一家两家人之说。大太监都门儿清,然而这银子不得不给,计策也不得不献,他们士人是朝中有人好做官,太监这行,更是大树底下好乘凉。

按亲疏远近挨个论过,轮到最后一个大太监,露齿一笑,眼角松弛,门牙缺半截,乌黑焦黄,站起身道:“儿有一计,可保得诸位哥哥爹爹荣华富贵。”

此人二品大太监,巡风府掌班太监于春宏。

文莠总算抬眸拿正眼看人,宋统和他演木偶戏似的,帮腔道:“哦?便给诸位哥哥爹爹们道来。”

“儿还有一物献给爹爹们,以证此计。”于春宏媚笑着,碎布往宋统身边走,边走边从窄袖中徐徐掏出一封信,弓腰立侍宋统身侧,宋统笑着夸道:“还算懂事。”抖开那封信笺一看,狐疑地卯了于春宏一眼,往下越看越凝重,于春宏暗道不好,细声细气道:“爹爹勿怪,儿可不敢害谁,这信若早早地呈上去,也是大功一件,可咱家得糊口,且这里头……可是有生财之道。”

宋统闻言一顿,脸色转霁,眼尾含着笑睨了几眼于春宏,于春宏大松口气,低眉媚笑,对着宋统连连作揖,意在将这大功让给宋统。

宋统大喜,心里对他更是喜欢,将信递给文莠,朗笑着不忘替他美言一句:“干爹,这孩子的确孝顺,知道心疼家里人。这信啊,是北境求购精铁的密信。儿想,不若暗中取代那些叛国奸商,在劣铁上做些文章,与之交易,这样一来,既未叛朝廷,又能让咱们填饱肚子。”

在场宦官皆两股战战,遍体生寒。

北边属国求购精铁,这可是军国大事,在这里头谋财,胃口属实有些太大了。

文莠乜斜着细长的眼瞧了于春宏一会儿,喉间溢出一声似笑非笑的气音:“若是行了此着,然今后若出了岔子,满堂俱是人证,兼有物证,如何确保万无一失?”

宋统与于春宏先后愣住,满堂寂静,于春宏面白如纸,率先撩袍匍匐到文、宋两人面前,双手伏倒在地,哐当将脑门磕在地上,怆然惨叫:“大爹爹饶命,大爹爹饶命啊!”

其他太监也呜咽着匍匐着爬到文莠身前,有样学样。

猝然之间,宛如杀鸡宰牛的菜市,宋统却也不跪,文莠单边挑眉望他,只见他的好干儿将信撕作几团,猛地咽到肚子里去了。

干噎发出倒嗓音,宋统红着眼睛咽下纸,苦口婆心道:“干爹,这物证啊,便没了。至于人证,您可说错了,咱们一大家子全都是自己人,哪有一家人说两家话的呢?咱们这些贱骨头决计不会背叛爹爹,你们说是不是?”

匍匐在地的太监们抬起淤青的额头,有的甚至见血,听见宋统为他们说话,纷纷哭天抢地道:“是啊,大爹爹!大爹爹饶命!”

宋统说着说着便声泪俱下,老胖子倚到干爹身上,闻见一股清苦的香,神魂颠倒,依恋地喊了好几声谢谢干爹,文莠高抬下颌,良久道:“这事得你盯着他们办。”

宋统喜出望外,哎了好几声,又直起身怒斥道:“大爹爹饶你们小命,还不快起来谢恩?”众人连忙谢恩。

文莠受了拜,又道:“银子,总归是多多益善。此事虽能成,却非细水长流之道,还是要广开言路,多和下边人商量,多些点子,抓住利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