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9(1 / 2)

加入书签

很妙的喜色霎时褪得一干二净,支吾着问:“老师,这原本是喜事啊。”

当然,若是没有自己那个颇有见地的好儿子,这捷报原本与他而言是喜事,可是现如今几十万大军看似掌握在闻淇烨手中,实则一切都在谢怀千掌握之中。

闻径真无心解释,只三叹一慨,道:“若真走到那步,你便告知旁人,带着妻儿老小投奔章笃严吧,他总归比我少走一步,少走一步不会错。”

门生记下章大人这个退路,虽一头雾水还很糊涂,仍然一顿一作揖,不失礼节地退下了。

三日后,梁汴闻氏。

传信的家仆将话捎到后连鞠带躬说了不少吉祥话,说长公子如今风评渐长,甚有超过去日之势。此话一出,博得不少赏封,殿上多数人脸色都很好,说说笑笑商量着开庆功宴犒劳辛苦陪长公子长大成才的自己。

独有闻母与时年十四的闻宣襄脸色不好看。

闻淇烨的小叔父闻听天见状,插科打诨笑道:“你俩怎么地,不说话,装高手?尤其是你,小子,小小年纪一副老成相,才长了一岁,不戴你那小猫帽卖萌了,脸比你表兄还要冷,骂起你兄长比他还牙尖嘴利,叔劝你高抬贵手,当心老了讨不到媳妇。”

闻宣襄理都没理他小叔父,回首对闻母:“物极必反,此事不好收场。”

自然,过褒与过贬同样难对付,只是过贬怎么改都是向好,过誉则不同。倘一个人的风评达到顶峰,自然不被允许再有丝毫下降空间。

“这个关头,他父亲待在京师,危急关头能帮着拉一把。”闻母道。

闻宣襄意会主母的许可,当即伸手招来拿封赏的家仆,认认真真从袖中取出晨起时备好的锦囊,伴着脱了婴儿肥的俊俏小脸,见其好生收下,才问:“来福,今日去哪儿的人多?”

来福将利是塞好,扭头一想:“回小公子的话,当是北面常常有人赶集去的那块新起一个店头,叫奈何桥欲语,卖的东西都可贵,往来皆是权贵。”

堂上知他动作的人都如临大敌,闻宣襄却仿佛不察凝滞的氛围,起身向主母作揖行礼,毕恭毕敬道:“主母,我且往那去。”

闻母正襟危坐,右手拇指摁在左手手背的青筋上,打着圈摩挲了一会,掷地有声:“嗯。”

闻听天霍地站了起来,急眼道:“你又上哪骂你表兄去?”实在听不懂这二人打马虎眼,又指着这胳膊肘往外拐、大逆不道的小孩,微收着点口气,极尽温和地对主母:“嫂子,小的给管管呀。臭外地的骂就算了,咱梁汴自己人怎么还骂呢?谁都看不下去呀!”

闻氏需要暂时同闻淇烨割席,才能确保族群延续。这道理居然没几个人懂。

闻宣襄黑溜溜的眼睛瞧着闻母,闻母稳坐钓鱼台,雷打不动道:“带上你的小哥哥们,叫他们保护你。”

保护我?闻宣襄想起那俩活宝就腻烦。

上回主母也这么说,他还真去叫了欧阳钰慈和慕容新,本以为那两人是个明事理的,然而他一开腔,那俩人便仿佛首当其冲,抱臂、抿唇、往椅背一靠,一脸吃瘪的丧相,时不时发出啧声。要真出事了这两人八成也趁乱往他身上了一棍子。

后来才知民间流传关于他表哥的馊事,这二位哥哥鬼迷心窍,一概不信,每日最常做的事便是捂着耳朵向前冲。

最多仔细打听了下皇上的生辰,听他二人私底下还秘密升堂,议论:

“李胤如今及冠都不到的年纪,磐礡就算是断袖,起码不会和李胤搞在一起。”

“那袖断便断了。”

“你说他为何不愿咱们去京师帮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