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3(1 / 2)

加入书签

四年,史称咸泰之治。

咸泰十五年,李弓长已是知命之年。他听闻苏州府谢氏长公子少年天才,九岁院试案首,十二岁乡试解元,圭璋特达,颇有名节风骨,关心民瘼,陈述政见可见尧舜遗风,并且生得极美,君子九容所求足、手、目、口、声、头、气、立、色皆标致,名士无不叹服,皆认同其为世家公子典范。

这样一个人,当是一柄利器,谢氏为何不叫他出头?

李弓长起了兴趣,特召人口述谢怀千的文章,后赐予谢怀千表字渊然,百官本以为这是与谢氏关系缓和的预兆,谁知帝王之后却在廷前言谢氏娇纵,暗喻谢氏实为难养女子,近则不逊,远则怨。

随后,谢氏五人相继遭到罢谴,谢氏族长谢阁时任翰林院掌院学士,亦在降职之列。

谢氏布局在京师的根系数十年来叫李弓长拔得所剩无几,离皇帝最近的谢氏族人只剩谢阁的父亲——三朝元老兼托孤大臣的谢坚操。

李弓长耐心等待谢氏激烈的报复,然而只等来了谢坚操的死讯。

据说谢坚操死前还在伏案办公,眼里看花了也只是叫侍从帮忙添些油,叫灯烧得亮一些,他好将字看得更清楚。

谢坚操死后第二日,李弓长下令厚葬谢坚操,停止了对谢氏的围剿。

志学之年的谢渊然无愧桂林一枝的美称。

雪清玉瘦,云亭肌肤下的骨节都生得标致非常。

一身骨架将华袍撑出了绝色。

和古今读书人同样,谢怀千虽然沉静,拥有惊世才华,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满怀抱负,渴望大展身手,相信登科、济世、成圣的年轻人。修齐治平重要的永远是后面的治国平天下,若是不能建功立业,士人永远不能跻身士大夫行列。

然而族内长辈默许他在苏州府纵议朝政,却始终不允许在地方随便做个小官,更不允许他赴京参与会试。族人在朝中受冷遇,似乎也不关他的事,单靠文章,很多事情没法办到。

他从未责问母亲为什么,因为答案写在谢氏族人每个人身上。

等待。

对于璞玉一般的天才来说,等待与埋没无异,这样的待遇未免太过残忍。

更残忍的是,这片广博的土地上从不缺天才,几千年的历史,再美的璞玉并不比一抔黄土高贵。

他必须在文火煎心中学会忍耐,在忍耐中学会等待。

咸泰十五年秋,谢怀千不再去清谈,转而每日都去山郊的道观与三教九流的人对弈,

那儿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赢的人可以一直下到输才离席。

谢怀千能下整整一天。

慕名而来与他对弈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棋圣和以棋艺闻名的民间高手,谢怀千逐渐地从只能在桌上留半天到几个时辰,此时他会在旁静静察看赢家习惯如何落子,心性是否现在明面,优劣在何,然后第二日再赢回来。

文莠眼看着天黑得越来越早,道观来客身上的衣裳越来越厚,谢怀千赢得也越来越得心应手,甚至对手问他自己该怎么下,谢怀千甚至会指点对方怎么下赢自己。

在文莠看来,淮南已然没有能下赢谢怀千的人了。

冬月最后一日,道观居然没有人来,有个瞎子坐在那儿,似在等人。

那瞎子粗布短衣裹魁梧身材,胡子拉碴,坐在道观枯木下的棋桌上,像一个樵夫。

他侧着耳朵听见极为规律的沙沙踩雪声,仿佛能想象出传闻中身姿修竦,有着清和雅致容色的谢渊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