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5(2 / 2)

加入书签

“少爷,少爷,”福安捧帮无二抬着个大箱子进来,径直放在雪庐中,大口喘着粗气,“陛下又捎物件给您了。”

向瑾不为所动地射中最后一个靶子,叹了口气,走过来,蹲在地上一筹莫展。不怪他不识好歹,最初的惊喜与感动依然如故,但随着陛下从南边送来的礼物包罗万象,每月必至,既有价值连城的硕大夜明珠,也有江南书局一册难求的当红话本,甚至还有看着像街边夜市摊子里手工编织的小蚂蚱……小世子欣喜之余,亦不禁怅然……陛下,貌似,好像,大约,是把他当做小孩子在哄。

一晃两年,向瑾十六岁生辰已过,若是京中讲究的侯爵世家,府中世子在这个年龄早该婚配,儿女绕膝亦属平常。这两年间,太后也没少在这上边打主意,亏得他装疯卖傻,以之前癔症为由,又着人将自己那些不靠谱的传闻在京都散播一轮,吓得各家贵女避之不及,方才搪塞开去。

“啧啧啧,少爷您瞧,这江南丝绸果然名不虚传,我在宫中都没见过这般精致的料子……”

“这些画册,惟妙惟肖……传说中的鱼米水乡,便是这番光景吗?”

“哎呀,我说这回送货的车马怎地快马加鞭,比上个月早到了好几日……您快瞧,这里还有待栽的花草秧苗儿,陛下手绘了栽种的步骤图……无二大人,陛下也擅书画?”

福安每一回皆如此兴致勃勃,哪怕一旁的向瑾与无二并未答话。

无二难得回应,“大抵是作战地图画多了。”

向瑾从箱子底部取出一只精巧的风筝……端在手中,有些哭笑不得,他八岁过后,就没再放过风筝了。

与此同时,与皇宫隔了几道街之外的崔府后门,同样停了一架送货的马车,家丁正指挥着,从车上搬下四五个硕大的箱子来。

“太后,”傍晚,慈宁宫中,李嬷嬷那张满是褶皱的老脸上尽是鄙夷,“那俩人真是不要脸,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江南送来的宝贝,一箱接一箱地往崔府里抬,可比送进宫那点儿掩人耳目的玩意儿不知多了几倍。”

刘氏低垂着眼帘一扫,哼了一声,“伤风败俗。”

“就是,”李嬷嬷跟着不屑,“要不是之前走得匆忙,他令那头脑简单的武夫刘壤亲自去崔府传讯,咱们还摸不到这条脉络呢。堂堂北营统领,竟然私开镖行,我看什么生财有道皆是障眼法,不过就是给那对狗男女暗通款曲之用。”

“阿嚏,阿嚏,阿嚏。”千里之外,无一并着刘壤正跟江南知名的大先生学着看账,刘将军突然接连打了三个喷嚏。

“嘿嘿嘿,”无一乐了,“有人骂你。”

刘壤炸毛,“怎么就不是有人想我。”

无一眨了眨眼珠子,“你孤家寡人一个,谁想你,难道是金屋藏娇,瞒着我们?”

刘壤一窒,喉结滚了滚,侧开目光,“懒得搭理你。”

先生严肃地敲了敲桌子,俩人对视片刻,无奈地低头继续与那些船队、商铺、镖行……的账册大眼瞪小眼。

“那崔氏家主也是无用,”侍候太后入寝之前,李嬷嬷还在抱怨,“这许久,竟是未抓到只字片语的偷情铁证。”

刘氏缓缓坐在榻边,“莫说那崔氏嫡女历来压他一头,便是普通人家,闺中密事,兄长也不好伸手。”她微微一挑眉,“崔楷独居京中,府里无有主母操持便罢了,崔府本家还有一大摊子事,但亦不该寡居的妹子当家,你说是也不是?”

李嬷嬷领会片刻,了然谄笑,“老奴这就为崔大人物色一个‘内外双修’的贵妾送过去,您擎好吧。”

刘氏满意地点了点头,“挑个机灵的,容色好些的。” w?a?n?g?阯?f?a?b?u?Y?e??????????e?n??????????????????

李嬷嬷鼻孔出气,“便宜他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