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1(2 / 2)

加入书签

“主子,这回可妥妥地是咱理亏,要没有世子急中生智,猎场这一局怕是铁定得栽。”无一语重心长,“给人家送回来禁足,也没个解释,换我非掀了房檐不可,难能如此乖巧听话。”

皇帝给他一个“你掀一个试试”的眼神。

该说的说完了,无一拖着无二溜了。

陛下在窗下默立片刻,走过去,敲了下房门。虚掩着的门扇直接洞开,他便迈了进去。如若是早一日归来,哪怕是早半日,在那传言遍布宫中之前,陛下定会得到一个无比雀跃的带着少年人急切邀功心情的迎接。无需解释,小世子自己早把自己哄好了,陛下不得不做给外人瞧的样子他都明白。他要的大概只是一次认可,哪怕只一句赞扬也好。

“臣请陛下圣安。”向瑾起身,中规中矩地行礼。

成景泽心底升起莫名的不安,但自打那事起,他面对向瑾时,多有顾虑,已成寻常。是他的问题,少年人比他坦荡。

“坐吧。”陛下缓声,“日前之事……”

趁皇帝沉吟间隙,向瑾僭越地打断,“臣分内之事,禁足为堵悠悠之口,向瑾明白。殿中并无人拘着我,是我自己甘愿谨慎些。”

他要说的话被抢了先,陛下一时哑口无言。

“陛下,”向瑾又道,“猎场当日,臣是靠真本事赢的。”

成景泽颔首,“……我知。”

小世子抿了抿唇,“臣不要赏赐,只问陛下几句话,成吗?”

皇帝没法不答应。

向瑾问,“陛下之前说往事已矣,心无所挂,如今是否仍是?”

皇帝未理解何意,但据实答道,“是。”

向瑾直视陛下,“臣之前剖白心悦陛下,陛下可有厌恶?”

成景泽眉间紧绷,“你……”

少年执拗,“陛下可否只告诉臣,有,还是没有?”

成景泽无奈,“……无有。”

向瑾送客,“臣问完了,陛下早些歇息。”

此刻不宜再留,有些话题他实打实不知如何应对,皇帝起身离开。他以为少年心性,得不到回应,早晚便淡了。固执似他,再是铭心刻骨,不也抵不过岁月磋磨。他不敢承认,那人在他脑海中的印记,竟也越发模糊了。

成景泽无论如何也料想不到,他与向瑾本就是脾性相反之人。小世子将自己关在房中魔怔一般琢磨了一整日,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便认定了不管不顾。

以至于,闯下那滔天大祸来。

第68章

西北的战报进京,一开始只是寻常例行呈报,夹杂着偶然异动或是小规模冲突。但自己人交到手中加上华氏递呈的密报所述,情形则完全不同。乌蒙与西北十六部其中九部已磨刀霍霍,趁着每年秋冬例行的烧杀抢掠行径,暗中调动粮草兵马,蓄势待发。

飞鹰军及西北三州守城驻军中,经验丰富的老将并不少,不可能无人察觉丝毫端倪。但就战报来看,过于风平浪静,显然在粉饰太平。这也情有可原,西北虽是荣国公府麾下飞鹰军的大本营,但亦是庆王盘踞经营多年之腹地。

向珏战亡当年,向瑾不过十二岁,且从未入过军营,当时,哪怕是将其送入飞鹰军作为傀儡是最为妥当便捷的权宜之计,成景泽也从未动过一分这样的念头。飞鹰军重要,向家人更重要。最初他在京中尚且根基不稳,护不住,怎么敢拿向家唯一仅存的子嗣冒险。彼时崔嫣便提出过,不如由她带女儿替向瑾过度几年,成景泽亦不放心,何况是让小世子独自犯险。也正因此,反而落人口实,被刘氏趁机刻意散播出陛下忘恩负义,忌惮向家的传言,致使飞鹰军中原本耿直忠君一派,更起动摇之心。

因而,此消彼长至今,向家在飞鹰军中仍有握在崔嫣手中的嫡系心腹,但不足矣全盘左右局势。而康王这些年面上赴封地韬光养晦,实则势力范围仍是以庆王发家的西北为根基拓展,如今再与外族里应外合,形势不容乐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