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9(1 / 2)

加入书签

风中瑟瑟抖着,一班又一班巡查的岗哨尽忠职守,于树下站得笔直,也不知会不会冻成雪人。

“兄弟……你说……”埋在草丛里的人歪过头来,刚要说点儿什么,就在旁边人凛若冰霜的眼刀中咽了回去。虽说漆黑的夜里,面上涂着厚重的泥巴,谁也认不清谁,但他莫名觉得,这人怎么跟换了个壳子似的?他无奈地摇了摇头,压下自己不靠谱的胡思乱想。

他们这些人是从早些时候京营支边的一万兵将中自报奋勇跳出来,又经层层筛选的五十精锐。彼时,天降暴雪,丰城内忧外患,若是再无退军之策,怕是熬不过这个寒冬。

西疆号称二十万大军驻守,实则经年累月内战外耗,留存不足六成。飞鹰军主力早早地在开战之前便因错误的军情诱导,长途跋涉埋伏于雪山西南端,而他们等待扼杀的敌军正从相反的方向大军突袭,一举攻破边疆防线,长驱直入。待大军得悉,则被暴雪封山阻住了退路,损失惨重。至于之前的情报从何而来,随着吕老将军的中毒昏迷,亦成悬案一桩,以致军中各派互相猜忌,乌烟瘴气,被乌蒙先锋军势如破竹般层层击溃,直至如今丰城困局。

现下守城军中话事之人暂以三者为尊,其一为飞鹰军副总兵冯文斌,本来按规矩来讲,在朝廷未指派将领之前,他应暂代吕忠的统帅之责,但其人性格温和保守,且飞鹰军在他的指挥下遭遇连败,冯文斌处境尴尬,也便顺势收敛,任由其麾下参将高虎咋咋呼呼地显于人前;其二为原丰城守城军主将林枫,丰城守军从规制上算来,隶属飞鹰军管辖,但多年独立于府城内外自成体系,林枫又是向珏离开丰城赴京之前钦点的心腹,且与新帝委任的禁卫军统领林远沾亲带故,这些年在西北军中地位超然,自有一番威慑;至于第三人则是大老远带着一万人护送西北十六部使臣归乡,然后被反咬一口的京北大营游击将军樊岱林,此人武将世家出身,本就脾气火爆兼之心口憋着闷气,其手下一万人又是精锐之师,因而看谁也不顺眼,独树一帜。

此次五十人的突击队,便是樊将军力排众议,一意孤行搞出来的。

乌蒙族人不仅善战且凶狠狡诈,从边疆沿线一路烧杀抢掠毁村灭寨,所经之处,不留活口。而主将冯文斌避其锋芒一退再退,搞得丰城守军与京营班底跟着憋屈愤懑,咬牙切齿。时至今日,大军被围在城中已近两个月,粮草消耗巨大。前方敌军虎视眈眈,后续补给遥遥无期。丰城本非富饶之地,以往粮食储备多由中原经内河运输而来,最近一批计划内的补给迟迟未至,而最后一道内河码头毗邻康王封地……不由得人不多心。城中、军中谣言四起,人心浮动,民怨鼎沸。

不在开春之前逼退西北联军,一旦塞外草场丰盈起来,此消彼长,更无活路。

这五十人,临走之际,得到的死令是直取敌军主将首级,不死不休。当然,仅凭寥寥数十人,即便各个乃出神入化的武林高手亦难以万军丛中来去自由,何况这些人只是普通士兵中更勇敢无畏者而已。因而,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然,樊岱林也非无脑草包,在将宝压在偷袭伎俩上的同时,他亦率领手下一万精锐出城迎战,做出佯攻的架势,吸引敌军注意。此举,冯文斌与林枫阻拦不下,也不伸手,仅作壁上观……或是等着幸灾乐祸。

秘密出征十日,历经辗转攀山越岭,借着阵前骚乱的工夫,五十人分批几次偷袭联军大营皆以失败告终。至今夜散落各处,大致估摸着,余下者应不足十人。此前种种牺牲并非全然徒劳无获,起码该是令敌军相信他们志在擒贼先擒王。是以,联军几名主要将领营帐周围防卫严密,怕是一只蚊子也飞不进去。

余下的几个人里,有三人怀揣着更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后一波夜袭配合着刺杀的同时,他们三个的目标是——烧毁大营粮草库。

现在,貌似只剩下他们俩。

胡旺没忍住,又扭过头来瞅着他的同伴。之前,他们只有一面之缘,随后各自分散,按照计划在此处汇集。至于消失的那一人,自不必等。

“兄弟,”胡旺舔了舔冻上一层冰碴的嘴唇,“你多大?”

那人目不斜视,没搭理他。

胡旺又讨了个没趣,但他不在意。恐怕,眼下是他这辈子最后开口的机会,就是自言自语,他也得多嘀咕几句才够本。至于身旁这位喘气的,回不回应无所谓,别捂他的嘴就好。

“成亲了没?有媳妇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