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8(2 / 2)
一路无碍,长驱直入。
向瑾心中隐隐惶恐与激动杂糅,没有人期待战争,但不得不面对之际,则不由激发出心底压抑许久的血性与不甘。
自幼体弱加上母亲灌输,他曾认命,自己今生大概与行伍无缘。有父兄传承祖训保家卫国,他安安稳稳地衣食无忧,这何尝不是一种偏得。
儿时的童言无忌或是大言不惭,早已在成长中慢慢淡去,连他自己也不做他想。
这次一意孤行前来,本也不是奔着扬名立万。
是从何时开始,勇于直面自己的心气儿与欲望?
大约便是那一次在陛下寝帐,事后难得短暂的依偎,他趴在人家怀里,没头没脑地诉说着从未对人言连自己也以为记不得的一些陈芝麻烂谷子。譬如母亲扔了他偷偷藏起来的小弓箭,他哭得起了大半个月的疹子;再譬如,母亲离世那一年,父兄操办过丧事匆匆离家,他睡醒后,背着小包袱偷偷带着福安追出去,两个小豆丁晕头转向迷了路,被焦头烂额的管家找到时,弹尽粮绝,差点儿沿路乞讨;还有,被乌蒙族人绑架那一遭,他脱险醒来后,见到了一年多不曾见面的父亲,父亲对他说了一句,“成事不足”……
彼时,成景泽似乎也未安慰他什么,让那人说几句好听的话,怕是比登天还难。但他宽大炙热的掌心抚在向瑾背上,一下一下,神奇地就将心底那些沟沟坎坎抚平了。
小世子笑着问,“他们说我是天煞孤星,你怕不怕?”
陛下回他,“不怕。”
或许就是从那时起,心弦上的桎梏烟消云散,从今往后,随心而为,轻装上阵。
如若说向瑾这边一日千里,游刃有余,那么正面战场则堪称势如破竹,所向披靡。陛下并未等乌蒙撤军,根本没有给对手选择的机会,而是联合十六部出其不意,倾巢而出。
乌蒙被打得措手不及,连连败退。飞鹰军一雪前耻,扬眉吐气。大军沿途遭遇了几波尚且算得上顽强的抵抗,但徒劳无用,局势已定。
主力战场顺风顺水地推进,从刘壤那边传来的消息亦振奋人心,两万援军先行抵达,他们先发制人,有望将偷袭的五万乌蒙铁骑剿灭在大山深处。
似乎,过于顺利了些……陛下于行进途中隐隐不安,指派从未离开他身侧的无一前往另一侧确认战局。
尚未等到回应,大军直捣黄龙,轻易攻破乌蒙大军驻地的那一刻,成景泽窒住了。
他的猜测过于匪夷所思了些,但十有八九差不离。
一切皆是障眼之法,乌蒙兜兜转转,剑指一人。
荣国公府世代英豪,国之柱石,盛名在外,向家独苗不能在大晟境内出任何差池,否则犯了民怨众怒,难掩天下悠悠之口。因而,康王下这么一大盘棋,令世子于战中落入敌手,无懈可击,天衣无缝。
乌蒙不惜令族人龟缩塞北苦寒之地,将多年蚕食的地盘拱手相让,盖因确信,卷土重来不过轻而易举之事,甚至只要世子在手,不必再耗费一兵一卒,多年筹谋唾手可得。
攻城者,事倍功半;攻心者,以小博大。
乌蒙从何得知,以荣国公世子威胁,大晟皇帝必然言听计从?哪怕是将皇位拱手让人,亦不皱眉头。
无暇深究,陛下招来冯文斌,令他主持队伍原地驻扎,打扫战场,随时待命。成景泽钦点五十亲卫,策马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