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4(1 / 2)
蒙大军动向,军情跌宕。
直至晌午,陛下坐镇中帐,崔嫣先行离开。
夫人打听了一下,自行去往世子营帐。
“小瑾,小瑾。”她在门外唤了两声。
向瑾如梦初醒一般,起身将人迎了进去。他还穿着刚刚那一身,大氅都未脱下。帐子中地龙火盆一应俱全,却皆空置,未曾点开。
崔嫣坐下,“身子好些了吗?”
向瑾站在旁侧,“无碍,劳嫂嫂挂心。”
“别瞒我,乌伦是个手黑的。”崔嫣秀眉轻颦,“怎么不在金戈那里多歇一阵子,他族中大巫医术高明。”
她不知那边小公主的心思,向瑾自不会说。
“不好多叨扰。”
崔嫣颔首,一家人没什么需得藏着掖着的,况且她也不是婆婆妈妈的性子。
“之前刻意欺瞒,吾与你赔不是。”
“啊……”向瑾摆手,“不,不……嫂嫂说的哪里话?”
崔嫣摇了摇头,“彼时形势所迫,飞鹰军中人心不古,刘氏又虎视眈眈,恰逢你生了误解,我便提出顺势而为,不怪陛下。”
向瑾恍恍然,没有说话。
崔嫣以为他仍是不信,“陛下与你兄长情同手足,你住在宫中多年,该清楚其为人。当年在军中,世子爷将他带在身边,手把手教导,几乎形影不离。”提到亡夫,崔嫣面色柔和下来,不免多说了几句,“便是与我初次相约夜游,也不曾落下。”思及往事,荣国公夫人唇边带笑,“他们几个臭皮匠,摆下一连串的摊子,还以为我不知。你兄长跟个愣头青似的,非要大显身手,在射箭的摊位上连中三元,结果给我换了个半人高的葫芦回来。你说说,就他这般不解风情,还能教出什么心思玲珑的孩子不成?”
崔嫣三言两语娓娓道来,向瑾不知为何,却如灵魂出窍一般,眼前蒙着一层抓不住的云山雾罩,迷雾之后,似乎隐藏着血盆大口,亟待着着将他生吞活剥。
向瑾不置一词,崔嫣也有些拿不准。她非是心思细腻之人,琢磨着哪里还有心结未解开。
“最初,你该是误解了,陛下照拂馨宁盖因荣国公府之故,别无他想。话说,那丫头跟个皮小子似的,长得既不肖似其父,更不像我。”崔嫣起身,抚了抚向瑾额发,若有所感慨,“小瑾肖母,乃兄似父。”
崔嫣慨叹一息,话已至此,她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我走了,你早些歇着。”
从向瑾身侧走过,崔嫣一打眼,愣了愣,随口道,“兄弟总有相似之处,你二人颈侧这颗红痣,一模一样。”
倏忽,如一阵罡风过境,猛然吹开了迷雾。向瑾单手按向撕裂的心房,云开雾散之后,海市蜃楼崩塌殆尽,茫茫心海,无有生路。
无有预兆,却又有迹可循。回望来路,遍地狼藉。
门外,陛下伸出的手刚刚触碰至帐帘,兀地攥紧了,又颓然放下。
第90章
之前,大巫的确妙手回春,兼之不计代价的名贵药材堆着,几日的工夫,向瑾便恢复了精神。只剩下皮外伤,需得假以时日休养。本是归心似箭,但也没有急迫到一刻也留不下。只是公主一日来三回,探病之余嘘寒问暖,思慕之心昭昭,他属实无力招架。
于是,强行告辞,向瑾让无一带他回来。无二伤重未愈,但也无性命之忧,硬要跟着离开。
往后的几十年,向瑾有时会在不经意间恍然自问,若是未曾机缘巧合,他晚上那么一两日归来,一切会是不同的走向,还是早晚殊途同归?
然而,彼时泰山崩于前的当口,他大脑一片空白,无力思索。
晚些时候,陛下再次过来时,无一正一通忙活,替两位伤员整理床榻。
“嘘。”他朝陛下做了个手势,“世子刚睡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