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6(2 / 2)

加入书签

他本生得男生女相,加之声音好听,关系不错的友人才敢冒昧地说一句:珍珠这名字取得极为贴切。

不过他当即皱了眉头,友人此后再不提这事。

因为珍珠是他的乳名,除去祖母偶尔还这样唤他,母亲姐姐都很少再这样唤。

黎源却说,“要吃,必须吃,虽说对身体无碍,但到底受过创伤,我担心随着年龄增加损伤扩大,彻底坏了嗓子。”

这个说法不无道理,老郎中却面露难色。

“陈伯,您有话直说。”

老郎中直言道,“要治他的嗓子有一味必不可少的药,但是本地不产此药,产地距离我们这里至少一个月的车程,镇上的药铺也没有,需向他们预定,而且此药分三六九等,若想有效自然选最佳品质,这价钱……”

这味药名为化橘红。

不是寻常百姓吃得起。

黎源没犹豫,“大概多少钱。”

“黎哥哥……”小夫郎摇头制止。

黎源眼中没有丝毫犹豫。

老郎中看出黎源真的想给小夫郎治嗓子,“我先配一个疗程的药喝着,加些药性跟化橘红类似的,等药铺到货后再加进去,每次不用多加,十克足以。”

看起来用的不多,但治嗓子并非短时间的事情。

化橘红的价格差不多一两银子能购得五十克。 w?a?n?g?址?f?a?布?页?i????μ?????n????〇???5?????ō??

每次入药需要十克,一个疗程就需要一两银子,还不包含其他的药材。

黎源算了算,一个月的药费将近七两银子,三个月的话就是二十一两。

房屋重建把纸币和碎银花得差不多,现在小夫郎的零食筐里只留着三十两。

虽然贵,但没有想象的那般贵。

至少小夫郎三个月的药钱足够了。

他便点点头,“麻烦陈伯帮我定三个月的药。”

老郎中也不意外,从黎源一穷二白就想救小夫郎回来,他便看出黎源真的在乎这个人。

他知道黎源赚了点钱,手头应该不紧张。

但二十多两对于农户来说还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何况小夫郎的这个病可治可不治,只是有碍听感,并不影响生活。

老郎中心想换成大多数人家都是不会治的。

黎源这般行径并不让老郎中觉得他又乱花钱,而是愈发觉得黎源秉性纯良刚正。

试想有多少人愿意囊中羞涩去费尽心力照顾他人。

至亲也不一定做得到。

大多数人愿意做出能力范围内的牺牲,而超出能力范围的,则不会愿意。

何况后者并不会受到道义谴责。

然而谁都没想到,反对最激烈的是小夫郎。

他不治,怎么说都不治。

他算的很清楚,要治好他的嗓子,黎源近几个月的努力都会化作乌有,人参灵芝并不是想采摘就能采摘,从黎源撤掉捕猎陷阱就看得出,黎源是一个稳妥人,并不喜欢那种天上掉馅饼似的收入,所以他才回归农耕,老老实实种田。

虽然家里现在有余钱,但是三个月后他的嗓子还是没有治好呢?

一个月七两银子,黎哥哥用光家里的钱又去哪里赚取这么多银钱?

他的嗓子就是一个无底洞。

黎哥哥还有那么多愿望没有实现,他不能成为拖累。

回家的路上,黎源跟小夫郎算帐,“吃食和家里用度你不用担心,肯定管够,多余的粮食我会拿到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