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1(2 / 2)

加入书签

此时正是雨多时节,所谓春雨贵如油,当然多多易善。

每下一场雨,地里的庄稼山上的树木又是另一番景致。

新绿叠着旧黛,明亮的河水琉璃似的泛着金光,宛如人间仙境。

小夫郎正在围炉煮茶,给黎源煮了最爱喝的野茶配蜂蜜,又将烤得软糯粘牙的红薯干捡出来递给黎源。

“哥哥想知道什么,珍珠定然知无不言。”

黎源想了想,“你之前的话没骗过我?”

小夫郎笑得狡黠,“大多数没骗,剩下的半真半假。”

黎源咬下一小口红薯干,浓腻香甜的气息盈满口鼻,慌张的心却慢慢安定下来。

“你真名叫珍珠?”

小夫郎一时间眼神复杂地看着黎源,黎哥哥最在意的竟然还是只关于他本人的。

得知珍珠确实是小夫郎的名字,只不过是小名,心中还是有些五味杂陈,一户人家能给儿子取名珍珠,可见多么宝贝。

而戚旻,旻在《说文》里释义为“秋天”,亦有丰收之意,再结合小夫郎如今的处境,黎源莫名觉得玄奥,但旻字又代表志向高远,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恣意生长的意思,由此可见,小夫郎的家人真正是将他爱护到极致,也期盼到极致。

黎源抚摸着小夫郎的长发,“真是个好名字,两个都好,那贾怀他们都是为你而来?”

小夫郎点点头,京城又传来消息,疏影公子突然闭门谢客好多日,因是尚书家,一时也无法查清缘由,但戚家的政敌无非就那几位,据父亲信上说,该布的局已经布得差不多。

其实小夫郎有些疑惑,以戚家当今权势,长姐在朝中的地位,哪里用得着如此煞费苦心,因担心信息外漏,有些话不好再问,何况父亲迟迟不招他回京,为小夫郎和黎源的事情留下喘息的机会,他自不会多问。

但心中总是不安,不安很多东西。

因为形势确实不安定,他们离京又远,小夫郎依旧决定不向黎源吐露太多,免得黎源担忧。

况且他要做的事情实在有违常伦,黎源知晓后不定会阻拦,但一定会改变对他的看法。

他知黎源爱自己现在百般模样。

便一点点都无法接受黎源眼中可能产生的质疑或审视。

小夫郎点点头,“他们确实为我而来,他们是我姐姐的人。”

“你姐姐?”黎源一直以为那三人是小夫郎的父亲派来,一个贾怀就令他头疼不已,若是陈寅唐末也加入进来,要带走小夫郎不也是分分钟的事情。

小夫郎又说,“我姐姐嫁得挺好,像贾怀他们之前都是吃我姐夫家的饭,后来才转职到姐姐手里,我自被害后姐姐便派了他们来寻我。”

黎源琢磨片刻,抬头愣愣看着小夫郎,“你姐夫至少是朝廷三品大员往上。”

小夫郎噗嗤一笑,也不否认,他家,天家不都是三品大员往上么,没毛病。

坐在屋顶的陈寅扬手丢去一壶酒,坐在另一端的唐末接过酒壶,咬掉酒塞猛灌一口,他奶奶的,太师府莫名其妙就被黎家臭小子降到三品的位置。

他永远猜不到现在就有两个三品压在屋顶。

皇家侍卫分三等,最高等的一等侍卫首领品级等同三品大员,双方相逢都是行平礼,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陈寅唐末虽是太师的近侍,却是皇帝亲封的三品近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