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6(2 / 2)

加入书签

看来跟海运政令一样,其他各项领域的改革,老百姓也持谨慎观望态度。

这是人之常情,政令改革未带来显著利好时,更多面对的是质疑,即便拿到实打实的好处,亦会有不同的声音。

但黎源还是觉得有些违和,每日去告示栏阅读时政成为他新的爱好,议事局大力推进社会方方面面的改革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且没有任何隐瞒试探,政策的利好也是清晰明了的。

亦没看见明显的反对和质疑。

这般看来,议事局及其背后推手已经掌握朝政大权。

但民众的反应却非常谨慎。

他觉得这两年一定还发生过其他大事。

才会让整个社会对统治阶级的“讨好”产生某种迟疑和不信任。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

黎源心中有自己的判断,谢过老板挑着担子离开,老板的提醒很及时,他需找个熟人带带路,黎源脑子里冒出卖豆花的小哥,那倒是个热情健谈的年轻人。

一副做吃食的担子几百文钱,价格不贵。

黎源买好后并没有急着购买碗筷和小炭炉。

做吃食类不仅需要食材新鲜还要味道好,京城的吃食大多清淡,他的手艺偏重口,显然不符合这里的饮食习惯。

不过黎源并不打算做寻常吃食。

也是想到珍珠产生的灵感,兴许做些甜品甜汤更吸引顾客,而且做这类吃食的极少,大多搭配着售卖,也以解渴为主要目的。

另外他也观察过,摊贩的卫生还是有些堪忧,一个担子能装下十副碗筷就算不错,若接待的客人超过这个量,碗筷的清洗程度就不够,毕竟走街窜巷的摊贩不会还背着一桶水。

大多都是遇到水井的时候洗一洗。

这在黎源眼里明显是不合格的。

卫生情况还要再考虑。

黎源将担子放在天井里,再次拿出棉纸做孔明灯,放了好几天,黎源不清楚珍珠有没有看见,人类目视距离其实非常远,如果有光源加持,远超出想象,只要不是长期在屋子里待着,即便人在天宫也能看见。

不过黎源放飞的地点在海市附近,距离天宫已经很遥远,但珍珠在天宫的可能性不大。

黎源眼中闪过一丝暗色,若是人在上城区也很麻烦,他至今没去上城区查探情况,担心户籍文书露出马脚,凡是需要审核的地方都避开,长期来看,过于被动。

“准备做吃食生意?”

黎源回头,不知房东何时站到身后。

他笑着点头,“有这个想法,但没想清楚做什么?”

房东便告诉他,若是做生意用厨房,价钱要涨到二两银子一个月,若用量大还会根据实际情况提升。

之前生活用厨房要一两银子,黎源便觉得有些黑,而且这家厨房十分脏乱。

但是租住房便是如此,不满意自己去找其他的,也有性价比不错的,但需要房屋中介推荐,那势必又要用到户籍文书,这家是黎源自己找的,当时路过时看见房屋门上贴着“房间租赁”字样。

黎源敷衍地点点头,只说做吃食还需要一段时间,若考察好了再来找房东。

房东走的时候有些不满地看着挤满天井的货担和棉纸,让黎源无事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