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6(1 / 2)

加入书签

他应该视死如归,早日将黎源的真面目拆穿,不让步履维艰的明相和大朝再腹背受敌。

想完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抱负。

宋文彩一扭头朝着来时的方向跑去。

.

花三一看见黎源露出明媚的笑容,热情地把货担往旁边移去,“黎大哥,这里这里。”

正是花三一直摆摊的地方,这种地方没有固定,都是先到先得,一般情况一个人在某个点连续摆一旬,旁人就不会无故占用,除非到点人还没来。

花三这里是伸出去的一个小平台,摆两个担子有些挤,所以平日无人跟他挤一起。

黎源放下货担开始准备工作。

货箱打开时露出里面花花绿绿的陶罐,花三兴致勃勃站在旁边观看。

两人接触有段时间,一开始花三对黎源只是单纯热情,他性格便如此,年纪不大,个子不高,皮肤有些黑,但笑起来眼神明亮带着小虎牙,非常有亲和力,就像梨花村某个淳朴却也机灵的年轻人。

但现在他对黎源多少有些崇拜。

倒不是黎源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黎源给人的感觉很稳重值得信赖,照顾人更是信手拈来的习惯。

少年人也想依靠大哥呀!

“黎大哥,这就是什么番邦人都爱喝的喜茶?”

花三看见黎源将黑糊糊的粉末装进棉纱袋,那粉末不是随意装的,黎源拿小酒杯量过,一共五小杯,然后又加了些香料。

香料里花三只认识桂皮。

黎源头也不抬地回答,“我也不知道他们爱不爱喝,所以今天来试试。”

花三立马鼓励,“黎大哥肯定没问题。”

黎源开始煮制咖啡,他心态好,没想着第一天就要卖多少杯,只要有番邦人过来就行。

小碳炉生好,陶罐里的水刚刚沸腾,黎源将加了桂皮肉蔻的咖啡袋丢进去,这副担子里最重的不是吃食,而是水。

不远处就有大水井,专门为海市提供的。

黎源去看过,大约用的人多,环境和水质不是很好,他顶多去那里清洗陶罐。

煮咖啡期间,黎源打量四周。

步行道对面有棵大榕树下,这棵树据说有千年之久,树干起码要四五个人才能合抱。

沿途不少大树,枝叶繁茂。

正是这些茂密的树冠替行人挡下炎炎烈日。

黎源问过花三,京城的气候算不得好。

昼夜温差大,四季倒是分明,但冬季会落雪,且冷起来比许多大山里还要寒冷。

不过到冬日还有段时间,黎源不急。

这里是凸起的一角,往两边望去视野开阔,一边是海市出入口,一边是码头通关处。

可以说这条步行道是人流必经之地。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布?y?e?不?是?ī?f?ü???ē?n????????????????o???则?为????寨?站?点

之所以叫步行道,因为下方才是车马经过的道路,倒是没有人车分流,遇见上下班高峰期,下面的路面也挤满人。

也是花三介绍黎源才知,这些人行道原先是堤坝,后来城市扩建又加了码头,才弃而不用,不过都是百年前的事情,已经看不出原先的模样。

已经过晌午,生意冷清着,摊贩坐在给客人使用的小板凳上歇息,听见动静只抬头看了看又撑着头打瞌睡。

w?a?n?g?址?f?a?B?u?页???f???????n???????2???????????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