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09(1 / 2)

加入书签

入就发现不一样。

做事情太利落了,不过一个上午,其中一个圆顶初具雏形,做木工的也是,已经雕刻出四五副悬挂木饰,且工艺十分精湛。

黎源也没闲着,带着花三砌窑炉。

窑炉就在院子里,比梨花村那个大许多。

第三日中午,邱虎几人便吃到思念已久的法棍,蒜蓉味,那叫一个香,因为要包午饭,黎源便最先用上烘焙室的炉灶。

每到中午,麻辣鲜香的味道能将海市里的人都吸引过来。

“黎先生为什么不做餐饮?”虽然京城吃不得重口,但现在外地人越来越多,黎源只需将口味调淡些,还是能吸引不少食客。

黎源随意说道,“我见政令需要外来物品,喜茶不正好响应政策,我寻思跟着政策走准没错。”

几人相视一眼,还是黎先生政治觉悟高呀!

然后便又听黎先生说,“做菜那事怪累人,珍珠又不在。”

呲……熟悉的狗粮又糊一脸。

戚旻最近来的频繁,两三日就能过来一趟。

不过只留宿,晚饭一般是赶不过来吃的,黎源便只准备宵夜,即便只吃宵夜和早餐,戚旻的气色也好转不少。

等到述职的官员开始离京,黎源的店铺也进入尾声。

邱虎他们修的圆顶特别漂亮,一簇簇,大大小小挨着,数量不多,这里三四个,那里三四个,矗立在屋顶上,据说海面上就能一眼看见,已经好些番邦人激动地询问过,听说是喜茶的店铺,反正尚未开业,喜茶有店铺的消息最先在番邦人圈子里传开。

一些无事的番邦人进来看过,看见回廊里的木纹雕花,有些思乡情切地已经开始抹眼泪。

黎源看了眼尚未抹灰的墙面和地面,这才哪儿到哪儿,晚点掉,怕到时候眼泪不够。

墙面不涂白墙,室内也一样,黎源将原本的石墙露出来,然后再涂抹三合土,营造原始洞穴的质感。

地面则是造价最高的地方,一律用花砖。

绿釉地砖,四角草叶纹,中间是一四瓣花卉,周围装饰鸟雀蝴蝶,生机盎然。

宋文彩掏银子时,心都在滴血。

黎源手里有九百两银子左右,知晓他要开店铺,戚旻给了他一千五百两,当初珍珠离村,黎源给了五百,加上上次零花钱一百两,就算戚旻一分钱不用,手里应该只有六百两。

难道老太君拿走的一千四百两也给珍珠了?

黎源自然问出来,夫夫俩没啥不能问的。

戚旻笑得不好意思,老太君生他的气,那钱没给戚旻,说是以后要连钱带息一起给黎源。

所以戚旻手里多出来的钱哪里来的?

戚旻说这两年一直没领俸禄,回去找财政部算了算账,领到一千二百两。

“我手里还有三百两,你不够再给你。”戚旻当时这样说。

黎源沉默好半天,“你们的薪酬好低,做那么多事情才一年六百两,跟我卖半年的喜茶差不多。”

他又半开玩笑地说,“珍珠,要是做得委屈就不做了,哥哥卖喜茶养你。”

戚旻就等这句话,靠着黎源抱怨这,抱怨那,抱怨完第二天大清早又起来去上班。

? 如?您?访?问?的?网?址?f?a?b?u?页?不?是?ǐ???????€?n?2???????????????м?则?为?屾?寨?站?点

邱虎几人做完工程就要离开的,奈何黎源做的饭菜实在是……不是,奈何黎源原先请的工人做事太不认真,三合土的墙面刮的东一坨西一坨,老是无法明白黎源的意图,地砖也是,拼接的一点都不平整漂亮,于是商量后,黎源给原先的工人结完账,邱虎又找了几个工人过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