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9(2 / 2)

加入书签

这可真是……

谁能想到?

“妾身知道了。”侯夫人很快镇定下来,万幸,这事儿跟庆祥侯府牵扯不大,“妾身会吩咐下去,让府中人都警醒着点,宴

饮交际停掉,等过了这个风头再说。”

这就是主母精明贤惠的重要性了,庞侯爷脸上带笑,讨好般向侯夫人作了个揖,“辛苦夫人了。”

侯夫人无奈地看了庞侯爷一眼,不过心情倒也轻松了些。

皇权争斗瞬息万变,庆祥侯府从不掺和夺嫡的事,这般作为虽博不来滔天权势,却能保子孙富贵平安。

庞侯爷叹了口气,心有戚戚。

听说他那位前小舅子解二爷的岳父都被卷了进去,也不知道会怎么样……

解府,松鹤堂。

解瑨与太夫人相对而坐,与太夫人低声解释来龙去脉,“几日前,以雄安侯为首的多位朝臣一同联名上折,请立皇长子为储君,皇上留中不发。结果今日早朝,雄安侯等大臣当场奏请皇帝立储,岳父也在其中。

“岳父一直觉得皇上该立大殿下为太子,难免不与大殿下党羽有所交集。我之前拦住了岳父单独奏请太子的折子,事后劝说无果,便暗中拜托了一位父亲生前好友的弟子,请他以教子无方为由弹劾岳父,让岳父暂时赋闲。

“只是没想到事态发展太快,还没等到机会上折,雄安侯一党便已经发动,岳父见机,便与雄安侯等朝臣一同逼请皇上立储。皇上不允,这些人便长跪不起……”

然而皇帝九五之尊,哪里是能被逼的,他龙颜大怒,转头就将雄安侯以及一众党羽下了狱,随即昭告雄安侯十二条罪状——各个罪状对应的证据一应俱全,可见皇上是早就准备好,已经按捺许久,只等恰当的时机发难。

太夫人听到这里,到底没忍住,将手上的佛珠拍在桌子上,低声斥道:“简直荒唐!”

若不是修养所限,她更想骂出“蠢货”二字。

跟随丈夫一路宦海沉浮做到阁臣,太夫人的见识绝非一般内宅妇人可比,她深吸一口气,“我一介妇人都知道,夺嫡凶险,轻易掺和不得,许正儒这些年的官都做到哪里去了,这样浅显的道理都不明白?”

以忠心为国为矫饰,贪图从龙之功,在官场上,愚蠢固执比奸滑贪婪更要命!

太夫人从没像现在这般后悔与许家结亲。

当年解家变故之后,只剩下解瑨一个十来岁的半大小子撑门户,太夫人带着几个孩子回老家守孝,没人看好解家能东山再起,昔日往来的高门渐渐冷落了联系。

后来解瑨回京应考,到了议亲的年纪,太夫人看中许茹娘性情温柔贤惠,体贴和顺,很是喜爱,便没有太过在意其他,向许家提了亲。

现在回头再看,这门亲结得实在草率了些,新娘本人再好,也抵不过一个折腾的娘家。

太夫人到底是女眷,无法跟许正儒深入接触,如果早知许正儒有如此“野心”,她哪里会应许两家的婚事?

然而现在事情已经发生,说什么都迟了。太夫人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解瑨,“你怎么看?”

解瑨微微摇头,“雄安侯嚣张已久,皇上被触了逆鳞,这次不会轻拿轻放。”

换言之,这次许家不可能全身而退。

若是做成大案,连解家都可能受影响。

“这可真是……”太夫人叹了口气,头疼不已,“茹娘知道了吗?”

“这天气怎么阴沉沉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