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7(1 / 2)

加入书签

官,府中有一座占地广阔私家梅园,其中梅花种类繁多,不乏珍品。腊月到正月正是梅花盛放的季节,杨府每年请吃年酒时,都会借此机会邀请宾客赏梅,因此杨家的春酒盛名在外,成了京里最热闹的宴席之一。

汤婵套着袖笼,握着手炉,靠在马车上吸了吸鼻子,不太理解。

天寒地冻的,冷也要冷死了,这些富贵人怎么还有闲情逸致赏梅?

直到汤婵被迎进园里,看到园中场景才恍然大悟——

梅园沿着一条宽敞的观赏路线修建了一条长廊,长廊都装上了极透的琉璃,四处燃着炭盆,进来以后竟然感受不到丝毫寒意。长廊并不是完全封闭,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出口,若是不怕冷,想要在外头赏景也可以。

汤婵:……可恶,小瞧你们这些有钱人了!

长廊起始处是个大花厅,丫鬟将汤婵引进来时,已经有不少人到了场。

令汤婵没有想到的是,她一进来,正在待客的杨家主母杨二夫人居然亲自来到汤婵面前,态度很是热情地招呼。

汤婵跟杨家并不熟悉,见状不禁有些惊讶,她面上不显,笑着问好,心里甚至升起了一丝警惕。

杨二夫人似乎看出了这一点,心念一转,不由笑道:“看来解大人没有同你说——前些日子出了个盐课的案子,解大人可是帮了我们家的大忙,若不是解大人,家父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洗脱嫌疑呢。”

那涉案官员胡乱攀咬,竟然扯到了杨阁老的身上。虽然以杨阁老的地位,靠着自己也能解决,但谁愿意莫名其妙被泼一身脏水呢? w?a?n?g?阯?F?a?b?u?页??????ù???è?n?Ⅱ???Ⅱ?5?.???o??

汤婵这才恍然,人家这是表示感谢,倒是她小人之心了。

“二爷确实没跟我说起,”她替解瑨谦虚了几句,“但想来这是他职责所在,您不必如此。”

杨二夫人便掩唇而笑,善意调侃道:“不愧是夫妻,连话都一模一样。”

汤婵微笑不语。

杨二夫人不能带在一处太呆,两人寒暄片刻,杨二夫人就又忙着招待客人去了。

汤婵感觉了一下,今天不太有能量社交,她左右寻摸一会儿,就想找个地方坐着。

这时却有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妇人跟汤婵打了招呼,“解二夫人。”

汤婵转身看到来人,笑着回礼,“叶夫人。”

叶夫人的丈夫叶盛与解瑨交好,汤婵记得当初解瑨迎亲,叶盛还替解瑨做过催妆诗。

叶夫人知道汤婵新嫁,在场中怕是没有特别熟悉的人,见她一个人来赴宴,杨二夫人走后她又在四处观察,便以为汤婵这是落了单,故而主动前来搭话。

汤婵察觉到叶夫人的好意,自然没有拒绝。

两个聪明人有意交好,聊得自然投机,很快便姐妹相称。

坐了一会儿,叶夫人提议一同赏梅,汤婵欣然应下,二人起身走进长廊。

也是天公作美,昨儿刚下过一场大雪,今日天晴,梅上枝头挂着新雪,是赏梅的最佳时候。

长廊不仅有多个出口,还连接着以供休息的亭子,不时能看到有相熟的女眷三三两两坐在一起,边赏景边聊天。

“三姐姐!”

二人正走着,迎面来了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看见了叶夫人,立刻高兴地打了招呼,“可算找到你了!”

“七娘,”叶夫人一听便笑了起来,说话的是她的娘家妹妹,“找我什么事?”

王六姑娘快步走到叶夫人身边,亲热地挽住她的手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