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3(2 / 2)

加入书签

带回来的行李有许多,汤婵指挥着众人安置。

徽音几个年纪还小,一路劳顿都没怎么休息好,到了新地方的兴奋劲儿一过,就困得脑袋一点一点,没过一会儿,姐弟三人便头对着头,睡得东倒西歪。

汤婵瞧见不由莞尔。

这时,在灵堂忙碌完的解瑨也回来了。

“前头都安顿好了?”汤婵问,顺手给解瑨倒了杯茶。

解瑨坐到汤婵对面,略微放松了脊背,接过茶盏,“嗯,缺了些香烛,已经打发人去买了。”

回到老家,第一件着手要办的事,便是太夫人的丧仪,两人商量起接下来的安排。

解瑨道:“明日我去祖坟看看,另外还要寻一位阴阳先生,早些定下送棺下葬的吉日。”

他语气平静,只眉目间有一些掩不去的疲色。

太夫人去世,解瑨没有流过泪,过了头七之后更是行动如常,但日渐消瘦的身躯还是泄露了他试图隐藏起来的情绪。

想到当年父母去世时的自己,汤婵眼神难得温软,“你也要注意身体才是。”

解瑨一怔,随即心里一暖,“我没事,别担心。”

两人正说着话,外头来报,有客人到了。

……

解家从祖上起就是当地有名的士绅大族,居住在县里的亲族不少。上门拜访的是解瑨的三叔、解阁老的庶弟,他于读书一道上不怎么开窍,连个童生的功名也没能考取,不过前两年上一辈的老族长去世之后,解三叔作为解阁老的弟弟,被推举成了解家的族长,因他性子和气,是个周全的老好人,族里众人对他都很服气。

得到解瑨入城的消息,解三叔便赶紧带着妻子来了。

他不到知天命的年纪,个头不高,身形微胖,面相憨厚。解三婶与丈夫年纪相仿,比解三叔稍矮一点,二人站在一起十分有夫妻相。两人穿着打扮都很朴素,比起阁老的弟弟与弟妹、大族的族长与族长夫人,倒更像是一对普通的乡绅夫妻。

两家上次见面,还是解瑨出了父孝,被太夫人带进京城的时候,时隔多年再次相见,解三婶看清解瑨,便是眼前一亮。

“不愧是大哥的血脉,瞧瞧这,多出息……”

她一个劲儿地夸个不停,解三叔也激动地红了眼圈,止不住地点头,“好,好,大哥后继有人啦!”

“见过三叔,三婶。”

解瑨礼貌地请人入座,解三婶是第一次见到汤婵,她坐到汤婵身边,打量了汤婵一会儿,也是不停地夸赞。

她拉着汤婵的手热情道:“打断骨头连着

亲,若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只管使人来叫我们便是——你几个堂兄弟随了他们爹,没开那读书的灵窍,但一把子力气还是有的!”

汤婵笑道:“三婶放心,都是一家人,我不会客气的。”

“好好好,这才对。”解三婶喜笑颜开,满眼都是满意。

等重逢的喜悦过去,说到太夫人,解三叔神情黯淡下来。

他对解瑨道:“该给大嫂上柱香的。”

解三婶闻言,连忙道:“是了,虽说回头肯定还要带你堂兄弟他们来正式祭奠,但既然我们今日已经来了,不上一柱香说不过去的。”

她跟着解三叔站了起来,解瑨自然不会拒绝,众人一同到灵前给太夫人上了香。随后解三叔夫妻又同解桢一家三口以及徽音三姐弟各自见过,等一起用过饭,夫妻俩才离开了解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