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6(1 / 2)

加入书签

肃起来,到了最后,她郑重点了点头,“我记下了,母亲。”

汤婵对她眨了眨眼,“放心,你父亲那里我去说。”

佳音笑了出来,再次点了点头。母亲出马,父亲必不会反对的。

晚上跟解瑨吃饭的时候,汤婵就把这事跟解瑨讲了。

因着姑娘们习武不是文官家惯例,汤婵准备了一堆理由,不过没等她说出口,解瑨就已经点了头。

看出汤婵的惊讶,解瑨提醒道:“你忘了?我儿时曾经想要从军,有不少相熟的武将人家。”

武将家里,女子练武便常见得多了。

“是了,”汤婵恍然,赶紧笑着给解瑨夹了一筷子菜,“解大人见多识广。”

解瑨悠悠看她一眼,把她夹过来的菜吃了。

得了解瑨的许可,汤婵就请了丁香来说话。

得知汤婵的打算,丁香自是欢喜地应下。家里能多一分收入,解家夫人跟两位姑娘性子也都很好,丁香想不到拒绝的理由。

徽音虽然好静不好动,但她愿意陪着佳音一起试试。于是很快,小姐俩就穿着新裁的短打,在新收拾出来的大花园里劲头十足地开始上武课了。

汤婵送了姐俩回来,到自己院里之后,不免也起了念头——之前在京城,每日总还会出门给长辈请安,自从开始守孝,好似很久都没运动了。

于是开始每天换了衣裳,在院里打五禽戏八段锦不提。

等上了几回课,佳音便对汤婵感慨道:“世上果真没有容易的事情,我扎了两天马步就累得不行,可听丁香姐姐说,她四岁便开始习武,此后寒暑不歇,风雨无阻,受伤更是家常便饭……真是太不容易了。”

汤婵笑着问道:“那你如今怎么想?”

佳音显然已经提前想了很久,很快便答道:“习武很有趣,我很喜欢,但想要在武学上有所成就,童子功、努力、天赋缺一不可,我怕是不行的。不过我是解家女儿,本就不可能像丁香姐姐一样以武为生,以后还是要嫁人相夫教子,那就跟母亲之前说的一样,即便达不到多深的造诣,能够强身健体也是好的。”

她曾因为裹脚不当,高烧不退差点丢命,对健康的身体很有执念,没怎么多纠结就做了决定。

一旁的徽音听了佳音的话,小小松了口气。

她学武只是因为想陪着妹妹一起,可若是妹妹想同丁香小师傅一样,踩梅花桩、练铁板桥,她还真不知道会不会“舍命陪君子”。

若只是强身健体,徽音还是愿意跟佳音同进退的。

解桓一听说两个姐姐也要学武,比两个当事人还要兴奋,等得知两边是不同的师傅,还噘嘴不开心了好久。小姐俩便去接他下课,随后一同去读书,读完书一起回来再各回各院,姐俩或写字练琴、或刺绣插花,解桓则另有功课,日子过得愈发充实。

这日下了课,姐弟三个来给汤婵请安,却见汤婵冲他们招了招手,“快来,”她笑着道,“给你们准备了礼物,来瞧瞧。”

几人好奇上前,一旁的福婶笑着拎过来一个篮子,把盖在篮子上的布掀开——

一个个嫩黄的毛绒团子挤在一起,正在睡觉,毛茸茸的小翅膀随着呼吸一起一伏,时不时轻轻抖上一抖。

姐弟三个倒吸一口气,瞪大眼睛动也不敢动。

“别怕,你们可以呼吸的。”汤婵笑着提醒。

徽音和佳音这才满面潮红地小声叫了出来,“啊!”

“是小鸡!”

“这也太可爱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