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7(2 / 2)
“你听说啦?”汤婵正在倒茶,“也对,到底在一个府里,你听说也不奇怪。”
小于氏有些不好意思,议论长辈,照理说是不应该的,“小婶婶您别恼……”
“没事
,事情定下来之前不要外传就可以。”汤婵笑着给小于氏递了杯茶,“没错,我是要跟你小叔叔和离来着。”
“真的?”小于氏低呼一声,实在忍不住问,“为什么?”
汤婵笑眯眯地反问,“为什么不?”
小于氏欲言又止,“小叔叔待您很好……”
她隐下后半句,对那位前妻许氏,也不像是自家夫君对待姐姐一般旧情难忘……
汤婵吸溜了一口茶,“我是为了自己活,又不是为了他活。”
小于氏怔愣,若有所思,许久未语。
说话间,斋菜送到了。
相国寺的素斋名不虚传,汤婵吃得肚皮溜圆,满足地舒了口气。
用完膳,二人准备离开。向外走的时候,却见迎面过来一个二三十岁、长相很是眼熟的妇人。
汤婵不由得多看了两眼。
她是不是见过这个人?
妇人瞪大眼睛,显然认出了汤婵,“是你!?”
果然是见过……汤婵想了半天,总算从记忆的犄角旮旯里扒拉出这是谁了。
“哦,”汤婵眯起眼睛,“周大奶奶。”
原先的汤大小姐有个未婚夫,后来未婚夫悔婚另娶,妻子便是这位周氏了。
汤婵刚穿过来不久,还遇上周氏上门拜访,想要下聘将她纳进府里做妾的事。
后来汤婵跟着汤母进京,就把这号人忘在了脑后,没想到今日还能遇见。
比起六年前的盛气凌人,周氏看起来老了不少,也没了以往的趾高气昂,汤婵差点认不出来。
w?a?n?g?址?F?a?B?u?y?e?ì????u?????n????????????.????ō??
汤婵差点忘了周氏,周氏却把汤婵记得清清楚楚。
这几年周氏的日子不太好过。
她娘家叔叔曾在当初的大皇子、如今的安王手下做官,也是因着这个靠山,祝家才会放弃同汤家的婚事,转而与周家结了亲家。
因为娘家强势,周氏行事张扬,成亲之后也没有收敛。
得知周氏为难汤大小姐,甚至将汤家母女逼得上京投亲,丈夫祝文杰很是不满,但因着周家,祝文杰只得忍气吞声。
直到五年前大皇子遭难,周家也跟着倒了霉,以往有过节的人家开始报复,周氏在祝家的地位一落千丈。
她不得不收起以往的脾气,小心顺意伺候婆婆和夫君,这几年不知吃了多少闲气。
好在祝文杰倒也有些文才,去年恩科,祝文杰考中了举人,周氏成了举人娘子,总算是熬出了头。
她陪同丈夫一同进京参加会试,今日到相国寺,便是来上香祈愿夫君学业顺利。
没想到遇见了早年的仇家……周氏打量着汤婵,只见汤婵穿着一件大红狐皮鹤氅,眉眼带笑,通身贵气,身上的首饰虽然不多,却无一不是精品,甚至有些周氏都认不出来历。
和六年前相比,汤婵就像是璞玉被打磨出光彩,显然这些年养尊处优,过得极好。
周氏心中惊疑不定,难道汤婵是嫁进了什么高门不成?
还没等周氏想好说什么,与她同行之人先惊喜道:“周妹妹,你竟与解二夫人有旧?”
汤婵意义不明地笑了笑,“以前有些小过节而已。”
原先的汤大小姐自尽,跟周氏可脱不开关系。
对方脸色微变,当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