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1 / 2)
门外求情,事情总要解决,见是一定会见的。
但何时见,见了之后怎么处理,尚需斟酌。
倘若京城轻易沦陷的关键在于“役占”,作为总理京营戎政的最高统摄,敬国公难辞其咎。
观章皋的行事作风,可见敬国公府家风不正,敬国公想必也并非什么忠厚老实之辈。
章家祖上随开国皇帝征战多年,启朝建立后,章家世袭公爵,享尽荣华富贵。
只可惜富贵迷人眼,也消磨人的心志,到了近几代,章家已经彻底抛弃了祖上的勇武和血性,未见一个出类拔萃的将才,反而养了一群不务正业、无法无天的纨绔子弟。
如今的敬国公能统领京营戎政,并非其才能出众,盖因祖上荫庇以及与皇室的裙带关系。
敬国公的姐姐是先帝的皇后,虽未诞下皇嗣,但帝后鹣鲽情深,先帝对小舅子也多有照拂,设戎政府,命其为京营戎政总督,统帅京军三大营。
谢明灼这具身体的祖母,本只是宫中一位女官,一次意外,有了先帝的骨肉。
从此之后,帝后有了裂痕,“谢长锋”这个皇子,也成了章家的眼中钉肉中刺。
为了打压这个唯一的皇子,章家只能借皇后之手,不断给皇帝送美人,期望有人能诞下皇子,寄养在皇后名下。
遗憾的是,不管送多少人,最后生下的都是公主,直到先帝宾天,也只有“谢长锋”一个皇子。
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谢长锋”登基。
先皇后乃“谢长锋”嫡母,被尊为皇太后,但没过多久就郁郁而终。
至于生母,早在他十岁时就已去世。
章家心中有怨,虽面上不表,但私底下对皇帝并不尊敬,后代也少有交集往来。
就算是宫宴,敬国公也常以身体不适为由谢绝参加。
“谢长锋”不曾经历过夺嫡大战,这个皇位来得太过容易,故性情散漫怠惰,登基之后不理政务,常与道士丹炉为伴。
加上不敢违背父训,对敬国公这种行为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纵得章家气焰越发嚣张。
敬国公此人实在没什么才能,文不成武不就,总督京营戎政本就惹人嘲讽,又听说有人觉得他不如威宁侯,故对威宁侯生怨。
威宁侯祖上同样是开国勋臣,但建国后只封了个伯爵,到陆平父亲那一代,门庭已然没落。
谁料陆平异军突起,扛起陆家门楣,甚至将爵位硬生生提了一等。
这两人放在一起比较,孰优孰劣明眼人都瞧得清楚,就连敬国公自己也心知肚明。
章皋受到父辈影响,对陆家自然也嗤之以鼻,且他总被人用来和陆敛比较,心中更是不忿,经常暗地里搞些鬼蜮伎俩,给陆家人添堵。
如此种种,都可以佐证敬国公府毫无忠诚敬畏之心。
“役占”之事,就算不是敬国公牵头,也定然是他默许的。
谢明灼从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敌人,就凭章皋放肆猖狂的性子,她就可以断定,敬国公府犯下的罪名绝非这一件。
对待开国勋贵,倘若不能一举压下,他们势必会疯狂反扑。
在这风雨飘摇的亡国关头,她必须要一慎再慎,拿出充足的证据,将他们连根拔起。
锦衣卫情报能力出色,但还不够。
就算她甩出一连串可以抄家灭族的重罪,章家也能在朝堂上挤两滴泪求求情,便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说不定敬国公心一横,鼓动军营闹事,再跟起义军里应外合,京师提前沦陷。
总之,不能让他们有半点翻身的机会。
谢明灼心中有了思量,返回乾清宫,与家人共商大计,计划的主要执行人为谢明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