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7(1 / 2)

加入书签

兵一卒,叫梁王的造反计划胎死腹中。

即便做不到,也要尽量减少伤亡。

“皇爷,杨指挥使求见。”吴山青在殿外禀报。

会议停下,五人调整了坐姿,由谢长锋回应。

杨云开躬身入殿,半跪于地,双手举呈一份密封的奏本。

“陛下,河南密奏。”

密奏乃监察御史陆敛亲笔所写,奏本中先客观叙述宗震违抗兵部指令、拒不裁兵一事。

兵部指令是真,宗震抗令也是真。

但宗震曾多次向兵部提请,河南匪患猖獗,希望能延缓裁兵,兵部不允,宗震依旧我行我素。

陆敛实地查证,河南各州府,尤其是南部汝宁府,确实存在多处匪患,宗震并未危言耸听,但其有违兵部指令是事实。

另,在查证过程中,他发现左参政与大通车马行的当家马咏飞过从甚密。

这件事五人早已通过锦衣卫知晓,但翻到下一页,他们皆面露异色。

一份密奏,笔者却是两人。

第一份是陆敛的工作报告,第二份却是宗震的请罪书。

请罪书言简意赅,一共写了三件事。

开头直接请罪,表示自己违抗兵部指令,确实有罪,请皇帝陛下责罚;

而后说自己之前就上过五次题本,但陛下日理万机,一直没空批复,请陛下一定要保重龙体,切勿过于操劳;

最后写自己在剿匪过程中,曾缴获火铳六支,审讯山匪后得知是劫掠商队所得,涉及火铳,他不敢怠慢,希望能肃清山匪,找回遗失火器。

认错态度积极。

上过五次题本但未被批复,其中定有猫腻。

山匪劫掠商队得到火铳,说明有人私造军器,事态严峻,不得不查。

所以他这次才把题本藏在监察御史的密奏中。

如此不合规矩的举动他倒是真敢做!

谢明烁乐了:“他就不怕父皇怀疑他跟陆御史沆瀣一气?”

“宗震和陆敛应该已经怀疑大通车马行了。”谢明灼分析,“他们想通过山匪,顺藤摸瓜,查清大通车马行的底细。”

孟绮点头:“希望能顺利。”

然而就在第二天,来自河南巡抚的弹劾奏疏,被呈上御案。

巡抚郭端严词弹劾宗震,言其不敬御史,不尊圣上,甚至在御史告诫之时,公然挑衅对方。

最最重要的是,陆御史在见过宗震后,没多久就下落不明了!

他没明说是宗震暗下黑手,但字里行间都表明他的怀疑。

陆御史的失踪,一定与宗震逃不了干系。

谢长锋不解:“他是不是把宗震想得太蠢了点?”

“他是故意的。”谢明灼说。

“什么意思?”

“他担心宗震和陆敛联手,陆敛失踪,实则是伪装身份,秘密调查取证。他弹劾宗震暗害陆敛,是想逼陆敛现身。”

谢长锋:“……姓郭的也不是好东西?” 网?阯?f?a?b?u?Y?e?í????ū???e?n?????????5???????M

“在证据出来之前,一切都只是推测。”谢明灼没把话说死,“就像咱们也无法确定,宗震和陆敛的密奏能不能全然相信。”

“这样也太辛苦了。”谢长锋言语间颇有几分心疼。

谢明灼目光落向窗外,一只麻雀在树梢落脚,歪着脑袋梳理羽毛。

麻雀固然自在翱翔,温饱足矣,可捕猎者一箭就能取其性命,射术不佳的,也可以借助稻谷引诱,将其笼入网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