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2(1 / 2)

加入书签

人打听点事。”

“哦。”沈石没多问,随口道,“等案子都结了,咱俩一起出去放个风?”

林泛笑了笑,状似不经意道:“行啊,不如一起去爬碧山。”

“碧山?”沈石惊讶,“你忘啦?碧山可是东郊那位修建陵寝的地方,除了工匠和运石车,闲杂人等不得出入。”

“还真忘了。”林泛垂下眼睫,“那太可惜了,来安陆十年,一直都没有机会欣赏碧山风光。”

“不仅仅是你,许多大你十几二十岁的人,都没去过碧山呢。”沈石安慰道。

林泛接受这份安慰,另转了话题。

*

“碧山?这可使不得!”

“为什么?”谢明灼坐在院中,帮金大娘穿针,不解问,“我第一次来安陆,县城已经逛遍了,想去城外转转,听说西郊有处碧山,去爬爬山也好。”

金大娘连忙摆手,凑近她,低声道:“这事儿不是秘密,但也从没人主动开口,你刚来安陆不晓得也不稀奇。”

“可婶娘本就是安陆人。”

“她走的那年才九岁,不晓得也不奇怪。”

“到底是什么呀?”谢明灼满脸好奇。

金大娘环顾周围,偷偷摸摸道:“只是传言,东郊那位看中了碧山的风水,要在碧山造墓室。不过他从没真正承认过,大家伙儿也都是猜的。”

猜的?

谢明灼倒不这么认为,这种言论定然是梁王府有意放出来引导百姓的。

明令禁止百姓出入碧山,百姓或许会生出逆反心理。但“建造陵寝”这种虚虚实实的猜测,反而会让百姓敬而远之。

时人对丧葬之事还是相当敬畏的,尤其是亲王的陵墓,没人敢去惊扰。

如此一来,前往碧山的道路上,经常出现深深的车辙印,便也显得稀松平常。

建造陵寝需要石头和木材,亲王的陵寝自然尽可能豪华,寻常的石头和木材看不上,只能从外地购买运送。

一切都如此合情合理。

连跑遍全县的公门衙差都不敢轻易涉足,难怪一点风声都没传出来。

杨云开没打听到,也是因为少有人将“亲王死后住在哪儿”挂在嘴边。

这事儿只有安陆县的“老江湖”才能知晓。

“原来是这样。”谢明灼庆幸道,“得亏大娘提醒我,要不然我莽撞去了,怕是会落个冲撞皇亲的罪名。”

金大娘接过针线,用顶针摁下针头,瞪她一眼:“跟我客气什么?那日你送给大郎的砚台,他用得可顺手了,说是上等的什么歙、歙砚,这么贵重的物件,你说送就送,我说什么了?”

谢明灼喜欢她这份爽快,不由笑起来:“晓得了,以后再不讲这些话。”

“这才对嘛!”

两人又拉了会儿家常,从巷头说到巷尾,不管什么鸡毛蒜皮的事,到金大娘口中,都变得有趣了。

讲完了新鲜事,金大娘又把主意打到谢明灼身上。

“我听三娘手底下人说,你以后就跟着九娘经营铺子,在这边嫁人,不回去了?”

这是破庙里对外的说辞,谢明灼“嗯”了声。

“那你咋不去看铺子?”

“婶娘说,等铺子经营稳定了,再叫我去。”

金大娘想到昨天衙役抓人的事,也不免后怕地点点头:“她想得周到。”

她手里纳着鞋底,眼睛却一下又一下往谢明灼脸上瞟。

谢明灼失笑:“大娘有话不妨直说。”

“那我就直说了。”金大娘放下针线,咳了咳嗓子,“你是要在这边找个夫家对吧?”

谢明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