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9(1 / 2)
宗震心中大惊,目光不由自主落向主位,又立刻低垂,不敢多看,伏地行礼。
“微臣领旨,吾皇万岁万万岁。微臣叩请公主万福金安。”
不管心里怎么想,面子是做足了。
谢明灼也不会去窥探他的内心,论迹不论心,只要能做实事,都是可用之人。
“起来吧。我的身份宗都台暂且不必宣扬。”
“微臣明白。”
谢明灼温和道:“应山中藏有反贼,与山匪无异,剿匪一事宗都台是内行,我本不该多言,只是这些反贼持有火铳,宗都台要多加小心。”
“公主折煞微臣了,”宗震惶恐道,“该是微臣多谢公主提点。”
“到了帐外,莫要再‘公主’来‘微臣’去了,宗都台可记住了?”
宗震听她说话含着笑意,也不似传闻中骄纵任性,不禁松了口气。
虽不知圣上为何让公主来此,但只要公主不捣乱,一切都好说。
“微臣记下了。”
“嗯?”
“我记下了。”
谢明灼明面上还是锦衣卫,锦衣卫指挥使也只是正三品,不及宗震品秩高,在外人面前,宗震不能自称“下官”,只能平级交流。
梁王府谋反牵连甚广,越到收尾阶段,越要谨慎周密。
碧山内乱尚不知具体情形,高铨能否顺利清剿也尚未可知,故谢明灼决定先让宗震剿灭应山反贼,若有余力,可再支援碧山。
此事需速战速决。
刘坚等人所言的汝宁府赋税问题,也得派人彻查清楚。
指令一个接一个下达,宗震整军待发,刘坚等人戴罪立功,同军队一起前往应山。
应山县知县听闻此等阵仗,根本不敢多问,可又不能不问,遂遣人前来小心探询,得知是朝廷派来剿匪的,便又安心待在县衙内。
营帐外,旗帜猎猎作响。
“宗都台,孟某静候佳音。”谢明灼亲自送行。
宗震抱拳:“定不负孟大人所望。”
相处下来,公主确实与传闻中大相径庭,而且他没想到的是,公主早在五月就已至安陆。
梁王谋反一案的始末,也都是公主亲自查证的,甚至还因此成了通缉要犯。
宗震心中佩服不已,先前的不解与疑虑烟消云散。
根据刘坚等人的描述,一年前应山那群持有火铳的“土匪”约有一千人,一年过去,最多发展成两千人,在宗震的军队面前还不够看。
就算山地易守难攻,宗震也可以凭借多次作战经验,将这群乌合之众按在地上肆意摩擦。
最需要小心的是,他们藏有火器。
军队开拔后,谢明灼几人留在营地,营中还有上百守兵和后勤兵驻扎,无人敢犯。
安陆、应山和河南的情报,接连不断地传来。
高铨已经领兵抵达安陆,接到锦衣卫传来的指令后,派遣斥候打听碧山现状,而后带兵包围了梁王府。
谢霂遇刺重伤,如果及时出山治疗,说不定还能救回一条命,后续妥善休养,再活几十年不成问题。
可他中箭后,碧山九营发起内乱,除了他的三百护卫,根本没人关心他的情况。
三百护卫倒也忠心,拼尽全力,在牺牲二百多人的性命后,终于从碧山逃出,却也因此耽误了治疗。
谢霂的命是救回来了,却在逃命过程中伤了肺,而且中箭落马后被受惊的马踩断了腿骨,逃亡时行路颠簸,加重了骨伤,就算日后可以行走,也只能深一脚浅一脚。
没人愿意辅佐一个跛子当皇帝,他的皇帝梦彻底粉碎。
应山城外驻地。
谢明灼处理完最后一份情报,靠上椅背闭目养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