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7(1 / 2)

加入书签

。”

谢明灼接过,迅速浏览一番,不由一笑。

自玻璃窗户问世后,京城又接连出现玻璃器皿、玻璃镜,如今又推出新款叆叇,也就是玻璃制成的眼镜。

叆叇在前朝就已经出现,多用水晶打磨而成,造价高昂,只有富贵之家才能用得起。

等玻璃制造工艺逐渐成熟,成本降低后,这些日常用具也能变得物美价廉。

这个过程可能会有点久,但只要开始,方向不错,就一定能实现。

报纸的头版头条还发布了使团入京一事。

皇帝万寿节将至,各国、各地都准备派遣使团、队伍来京祝贺。有些离得远的,已经在路上了。

到时候京城一定会很热闹。

“大人,京城来信。”杨云开近前,呈上一只信封。

信封里厚厚一沓,也不知写了多少话。

谢明灼噙着笑展开。

最唠叨的当属二哥,他在信中大书特书京城趣事,还说报社准备向民众征稿,主题就是“我与使团二三事”。

会同馆是朝廷接待外宾的机构,其官员对各地使团的生活习惯和行事风格都有所了解。

不过谢明烁认为,官方层面的接触,不足以完全摸清,民间百姓之间的交流,更具有参考价值shsx。

看到此处,谢明灼心中一动。对啊,她可以借报社集思广益。

不管是驿站问题,还是私人矿场问题,都涉及民生,这些问题只有老百姓才有真正的发言权。

朝中官员身居高位,包括她和父母兄长在内,早就与老百姓脱了节,也不可能了解每个地方的具体情况。

不如借报社的名义,向全国征集思路。

很多忧国忧民、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苦于没有官职在身,无法向朝廷呈奏自己的想法,如此一来,也算是给他们开口的机会。

她就不信,泱泱大国没有能够解决问题的人。

“阿玉,替我磨墨。”

她将自己所想悉数写在信中,交给杨云开,说:“尽快送去宫里。”

杨云开领命接过,没有立刻退下。

“大人,严冬已经入狱,他否认与日月教勾连,并言及他是吴内相的人,谁敢对他用刑,就是跟吴内相作对。”

吴内相就是吴山青,他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又是皇帝跟前的红人,时人尊称为“内相”。 W?a?n?g?阯?F?a?B?u?y?e?ī?f?????ě?n??????Ⅱ??????c?ò??

“哦?”谢明灼饶有兴致道,“当真与吴山青有关?”

“事关吴掌印,卑职不敢妄议。”

谢明灼:“等得了空,我去见见他。楼鲲那边如何了?”

“李瓶儿携楼鲲逃离楼家后,卑职已派人暗中跟踪,发现其在城南的一处窝点,他们正计划出城。”

谢明灼颔首:“不错,继续追踪。”

楼家父子坦白之后,楼鲲自请戴罪立功,进入日月教成为官府的内应。

在幸福美满的日子被打破后,他恨极了日月教。两年来,他一边与严冬、李瓶儿等人虚与委蛇,一边等待时机,并不忘给自己留条后路。

据他了解,日月教除了高层,底下教众都是一群被教义蛊惑的“愚民”,他们只能提供苦力,对教派的发展壮大起不到关键作用。

教内缺乏人才,楼鲲觉得这是个机会。

在这两年里,他使出不少手段,为日月教开拓多条商路,赚了不少钱财。

擅长制瓷,只是他其中一个用处罢了。

李瓶儿逃跑时也不忘带上他,就是舍不得自己这个钱袋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